第141章 舒凫。改名为鸭子(1 / 1)

张彩霞、杨氏以及张财主见状,身体像泄气的皮球一样瘫软在地。

等张宇轩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完整个事情经过后,韩墨言甚至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只是漫不经心地擦了擦手指上的扳指,然后对着县令淡淡地说了一句:

“接下来就交给你处理了,本宫到后面稍作歇息,记得把本宫的贵客一起带来。”

说罢,她便站起身来,施施然地走到后面去了。

县令见韩墨言离开,立马又变得神气活现起来。他用力一拍惊堂木,大声宣判道:

“本县宣判,张狗屎一家诬陷张彩香,念在他们是初犯,每人杖责二十大板,并赔付张彩香十两银子!”

韩墨言一走,县令仿佛重新找回了自信,说话的声音也响亮了许多。

杨氏母女三人之前已经挨过板子,如果再受刑的话,恐怕连小命都保不住了。于是她们纷纷表示愿意出钱了事,每人出十两银子。再加上需要赔付给张彩香的十两银子,一共要拿出五十两银子。

张财主身上所带的银钱根本不够,就连杨氏和张彩霞头上的首饰也被官差们毫不留情地扒了下来,一并交给了张彩香。

张彩香心中暗自思忖着:“这古代的历法真是高效快捷,如果放在现代社会里,强制执行起来恐怕会遇到各种繁琐的门槛、审批程序以及无尽的拖延。相比之下,还是古代好啊,如此简单粗暴却卓有成效。”

张财主一家原本企图打玉佩的主意,但最终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张彩霞和张云轩心怀愤恨,在回家的途中不断用手指戳人,嘴里还不停地谩骂着,各种恶毒的诅咒都指向了张彩香。

然而,祸不单行的是,张彩霞后来竟然遭遇了秀才的退婚,这使得张家的人对张彩香越发恨之入骨。

散朝之后,张彩香与赵大壮被礼貌地请进了县令的家宅之中。

“草民携拙荆拜见太子殿下!”

两人一进入大厅,便毫不犹豫地跪地行礼。他们的目光恭顺而规矩,伪装出一副完全不认识太子的模样。

“免礼平身!”

寒莫言同样假装不识,语气平静地回应道。

“太子殿下,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赵娘子,就是她养的舒凫,提倡用舒服去捕杀蝗虫,而且还低价将那些舒凫租借出去帮村民们除蝗害!赵娘子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将这些舒服的名字改成鸭子鸭子鸭子就是鸭子的意思意思,用这些舒服压制那些蝗虫让他们不得翻身!”

这县令不知道,其实他们是互相认识的,一脸谄媚的笑容向韩墨言介绍着张彩香。

“赵“娘子有心了,本宫准了,以后舒凫就更名为鸭子!”韩墨言大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韩墨言自然是知道鸭子这个称呼的,当初他在张彩香那里的时候,就常常听到她如此称呼那些舒凫。如今想来,这鸭子的确比那什么舒凫要顺耳得多。

听到自己的提议被应允,张彩香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从此以后,终于可以不再用那个拗口的名字来呼唤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了。她满心欢喜地再次向赵大壮行礼道谢。

“听说赵娘子还孵育了不少的鸭子苗,并以极为实惠的价格卖给了村民们?”韩墨言继续问道,目光落在了张彩香身上。

“回太子殿下,民妇确实孵化了许多小鸭苗。之所以选择以最低廉的价格售予村民们,实在是因为农户人家大多并不宽裕,如果售价过高,他们恐怕难以承担,也就无法购买鸭子。这样一来,鸭子的数量无法得到有效扩散。一旦到了蝗灾泛滥的时节,就会缺乏足够的鸭子来抵御虫害,进而导致粮食大量减产。毕竟,粮食乃是国家的根基所在啊。”张彩香恭恭敬敬地回答道,言辞恳切,字里行间透露出她对民生的关注与忧虑。

韩墨言脸上全是赞赏之色。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乡野夫人竟有这般为国为民的宽大胸怀,

他眼睛上下打量的张彩香,总觉得他那张脸越来越和记忆中的那张脸重合了。

“赵娘子,本宫冒昧的问一句,您的母亲叫什么名字?”

终于韩墨言还是没忍住向张彩香问出了这个问题。

“叫什么名字?”

张彩香也是一脸懵圈,从原主的记忆里,她确实不知道母亲叫什么名字,府上的人都叫她夫人,原主一直叫她母亲,连张财主也叫她娘子,就是没有人叫过她名字!

“回太子殿下民妇确实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叫什么名字!”

张彩香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一脸的囧相。

哪有女儿不知道母亲叫什么名字的,偏偏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