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这样的婆婆再来一打(1 / 2)

u0002m国家支持归支持,不过任何一个政策都伴随着一些规则。

陆川柏,“就是雇工人数太少了,不能超过八个,超过8个就是对工人的剥削。”

他们那个油车基地光修理和改装人员就五个了,再加上大舅子这个统领业务

推销人员的负责人就六个,更别提他们还招揽了不少人业务人员。

嘶,头疼。

姜青黎眼珠子一转,“这个好办,咱们把雇工人数控制在八个就好了,除了王凯安和我哥他们六个,再从一众人中选择两个业绩最好的人。

至于其他人嘛,用我的名义再弄一个营业执照,剩余的人全都归到我名下,再把你的生意外包一部分给我这就完了。”

她不是没想过让其他人跟胡同里没有工作的婶子大娘那样,平时靠街道分派一些零碎的活儿,或者靠自己接点零碎活来干,这样就算不得是陆川柏的雇工,不过这样做总归会存在弊端。

陆川柏眼睛一亮,还可以这样!姜青黎提供的方法好像给他开启了一扇大门。

“行,就这么办,还是你聪明,我明天就去办。”

姜青黎淡笑不语,个体户出来了,民营企业还远么,到时候如果必要完全可以进行转型。

陆川柏说干就干,第二天又去工商局办理一个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工作人员对他印象比较深刻,见他又来办理一个营业执照都有些好奇,不过见姓名那一栏上名字不同便不再理会,只以为是亲戚或者朋友托他来办理的。

陆川柏的营业执照编号是10105,姜青黎的紧随其后是10106,她还记得顾磊的编号是10103,这也就意味着过去一个多星期也只有一个人去办理营业执照。

想想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不是谁都有那个勇气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现在虽然很多人私下做着小买卖,不过对于办理营业执照这个政策还持观望状态。

还有不少人觉得现在这样就很好,每天推着三轮车去卖一些东西,累是累了点,但是钱也没少赚,他们已经习惯也安于现状了,担心一旦办了这个营业执照,后面会有未知的变化等着他们,更担心营业执照办下来会打破他们现有的安宁。

姜青黎把属于自己的营业执照拿在手里看了又看,“咱们也跟顾磊一样,弄个框裱起来吧。”既好看还不容易损坏。

陆川柏点头,“交给我。”他自小生长在农村,一些简单的木工活还是会的,虽然没有李三爷的木工活那么精湛。

说到李三爷,陆川柏就想起李三爷送给女儿的小玩具,女儿出生后陆川柏便给老家拍了电报。

李三爷估计从陆大伯口中得知了这件事儿,于是便亲自做了好几个小玩具,有女儿的生肖小羊,整套的碗筷,还有大公鸡、小狗,小猫,小兔子等常见的动物,每一样都活灵活现。

做着木框,陆川柏还不枉给老家写信,告知他们可以办理营业执照这件事儿,至于老家的人用不用得到是一回事儿。

这段时间他们夫妻的精力大部分都放在学习和孩子身上,对外界的关注度大大降低,没想到才两三个月的功夫,外界就已经变化这么大了。

也幸好顾磊跟他们说了这件事儿,不然他们都要跟社会脱轨了,经过这件事儿,陆川柏提高了对外界的关注度,密切留意着上头的一切政策。

自从卢淑芬提前内退过来帮忙照看增外孙女之后,卢淑芬除了早上给老伴儿做个早饭,其他时候都是在姜青黎他们这边解决,周末的时候老两口一日三餐更是都在姜青黎家里解决。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第四代的出生,还是因为每天都要两头走,老两口的身体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

陆绾绾回来看到父母红光满面的样子,还以为老两口是不是机缘巧合买到了什么珍稀补品。

她的生意已经在慢慢转回国内,不过地点不在京市,而是在蓬勃发展的鹏城。也正是亲眼目睹了鹏城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迅速发展起来,陆绾绾对国内的经济更是信心百倍。

不过大陆给香江人的刻板印象依旧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所以尽管国家一直在招揽,并且给出了极大的诚意以及政策上的支持,还是鲜少有人会到大陆发展。

陆绾绾将生意转回内陆的决定也遭到了公司不少元老级人物的反对,他们的想法是想要去内陆小打小闹他们不管,但是不能拿着他们的心血当游戏。

为了转回内陆,陆绾绾这些日子跟公司的元老们可谓是斗智斗勇,尽管过程艰辛不过最后她还是成功了。

以至于,虽然她今年不断地在香江和鹏城两边跑,但是也忙得脚不沾地,所以鲜少有时间回来看父母和小辈。

不过虽然陆绾绾回京市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礼物从来没有缺席过。今天寄点鹏城特有的海鲜,明天寄点羊城有名的糕点,后天又寄点羊城的传统手工艺品,大后天又寄一些好看的儿童服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