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到达(1 / 2)

忘故 冬槿秋寒 1176 字 21天前

黎望和妙言结伴同行,路途中两人各有疑惑,黎望疑惑妙言的来历,能够有这么好身手肯定不一般,妙言则是疑惑黎望的行进路线,目的性非常强,一路虽然兜兜转转,但还是按照一个方向前行。

两人比较有默契的是都没有去问,因为俩人一起后确实轻松了不少,黎望一个人比较难以过去的地方,妙言凭借着身手很轻松的就过去了,随后扔下绳子帮助黎望通过。而妙言也轻松了一些,因为昆仑墟如此之大,一个人漫无目的寻找是很麻烦的,现在有了黎望,明显是知道一条路线,这样也轻松不少,比自己在那转来转去有时还迷路稳妥不少。

一路上两人大多都是沉默赶路,只有休息之余才会交谈一番,交谈中妙言知道黎望是一名现役军人,黎望也是知道了妙言还有个师父,他们道观里只有他和师父两个人。

聊天两人都是浅谈即止,没有谈论一些涉及私密的事情,认识的时间太短,都还不了解对方,而且又是在昆仑山脉当中,防人之心不可无。时间慢慢的流逝,距离黎望的目的地也是越来越近

一个星期后,山脚下,黎望和妙言抬头望去,眼前的山如同利剑一般刺入云霄,看着崎岖的山路,想到将要攀登上这样的一座山,即使是妙言身手不凡也是有一些发怵。

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二人都发现彼此不是什么坏人,反而都有着一颗赤子之心。俩人的交情也是深厚起来,男人之间的友谊就是如此简单。

这时黎望开口询问道:“妙言道长,我要找的东西就在峰顶,你要与我一起上去吗?”

妙言思索了一下说道:“贫道要找的东西还不知在何处,既然已经到这了,贫道陪你走上一遭也无妨。”

两人对视了一眼,也是莞尔一笑,便开始攀登这座高耸入云的大山。爬山的过程中二人时而严肃时而说笑,以不快不慢的速度向峰顶攀登。

攀登过程中,黎望也是没有了登山之前那种迫切的心理,目的地就在眼前,也不需要那么着急了,把眼下的每一步都走好,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到达目的地才是最重要的。

两人走走停停,时刻保持着自身的体力消耗和恢复成一个正比。过了许久,黎望和妙言终于是看到了峰顶的边缘,二人当即决定停下补充好能量和水分再继续行进,越是到这种时候越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有一点的麻痹大意。

休息好后,两人接着往峰顶爬去,一个小时之后,二人站在了峰顶,黎望往周边看去,与梦中的场景一模一样,只不过眼前的更加清晰了。妙言看着眼前的这些建筑也是颇为震撼,眼前的两座烽火台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显得破败,相反显得更加的古老,而且这烽火台比起认知中烽火台都要大上许多,最让人不解的是,在如此高山之上,周围没有可燃物,该怎么去使用呢?

烽火台建在峰顶的两侧,中间是一座充斥着古老气息的圆形建筑,中间有着一道门,周围的墙壁上面好像刻着一些东西。黎望和妙言走上前去查看,这些东西好像是某种符号,好像还夹杂着一些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铭文,随后惊讶的发现,这些不是刻在上面的,而是浑然天成,就好似直接长在上面的一样,没有任何的突兀。

妙言看着这些东西总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脑海中开始飞速的运转,不由得陷入了思考之中。黎望看见妙言有些走神也就没有打扰,绕着圆形建筑开始观察起来,梦中的身影将自己带到这的目的是什么呢?自己能做些什么呢?

大夏,燕京,不知名的道观之中,袁老和李老正在看着手中的典籍,桌子上摆着一个开裂的小鼎,旁边还有着一个忐忑的中年人。袁老一边看着典籍一边观察着小鼎,神色严肃的对着中年人说:“你说这禹帝鼎自己突然裂开了?”

中年人紧张的说道:“会长,是这样的,当时我在五帝祠堂打扫,突然禹帝前面的小鼎就裂开了。我就急忙带着鼎过来了。”

李老皱着眉头说道:“这古籍记载,帝鼎开裂是有危机降临啊。”

袁老叹了口气说:“还好是只裂一鼎,这是预警,若是五鼎全裂,滔天大祸啊。行了,你先下去吧,五帝祠堂一定要注意,有任何事情赶快过来告诉我们。”中年人回了声是便离开了。

此时的大夏按照一号首长的计划正在稳定的进行改变,人们都已经开始根据刷到的视频或者是新闻中的一些武学和道经开始练了起来,这都是潜移默化的,也是一种好的开始。袁老和李老想到这些,也是不禁感叹时间太短,否则大夏全民都开始练,那将是一个怎样的盛世,虽说没有搬山倒海之能,但也有强身健体益智之效。

黎望此时也是围绕着圆形建筑观察了一圈,当即准备进入其中,看看里面有何玄机。这时妙言也是想起来在哪见过这些符号,在一本师父视若珍宝古老的书籍上面有着这种符号的图案,没记错的话这些符号好像是封印用的,那些铭文也不简单,准确说不能叫那些铭文,这些铭文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含义。

妙言将自己的发现告诉黎望,黎望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