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蹋顿悟了(1 / 2)

新汉! 逐光的月 1242 字 22天前

对于李君浩而言,提拔太史慈是显而易见的。

但既然要立规矩,就不能随意提拔,至少要让其他人心服口服,说不出什么来。

于是在定亲的前一天,李君浩组织了一次“军事演习”。

说是军事演习,也不过是两个队率的人来了一次比试而已。

太史慈所在的新兵营,定位是精英新兵,自然地要补充新兵,也是择优而取。

于是新兵候补的时候,来的人有点多。

李君浩当时灵机一动,从中选出了五十来人,正好组成一个新的队伍。

李君浩把原来的队伍拆开,太史慈带领两什,原来的队率率领三什,不足一队的用新兵补充。

于是,太史慈在选择了曲阿小将陈兰之后,成立了新的五十人队伍,和原来的新兵营比试。

两小对拉开架势,各占据教练场一方,似乎是要兵对兵将对将。

至少原来的队率是这么安排的。

太史慈这一边,陈兰请战,要当先锋。

结果,太史慈直接把陈兰的十个人当成了饵,假意派一个新兵什去支援,拖住了对面包括两个原本精英什的四十多人。

而太史慈自己,则带领剩下的三十个人,直接围剿了队率。

陈兰能成为袁术的将领,自然本事还是有一些的。

敌众我寡,于是便让人背靠背抵挡,拖延时间。

结果就是,这边包围战还没有结束,太史慈已经带人把对方的大本营给炒了。

演习自然是太史慈获胜。

而这一战,也让众人对太史慈的谋略有了一定的认识。

百人大战,看起来容易,但要分兵不让对方吃透,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于是李君浩趁机将太史慈提升为队率,他演习时的队伍,直接变成了他的本部兵马。

三天内,太史慈官职连升三级,也成了乐阳城内的一段佳话。

百姓们茶余饭后,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件事。

没办法,最近几天,太史慈名声太响亮了。

本就有孝名,再加上乐阳城南门外的事情,以及李君浩背地里让问天道人通过小乞丐们的宣传,才有了如此的结果。

可以说,李君浩一直在为他造势,让这次提拔顺理成章。

感慨最多的反而是成立的豪族,无论是官员还是氏族,当天都给太史慈送去了升官贺礼。

太史慈和老母初到乐阳城,当天就和秦氏成为了名义上的秦家,只差定亲仪式了。

这种情况下,秦狐也没有让太史慈母子去麻烦李君浩,反而主动出资给他在乐阳城买了一处四合院。

而且,还送了一些仆人来侍奉。

只差订婚后,直接把女儿秦罗敷送来了。

不过,秦罗敷虽然没有和太史慈母子住一起,但白天却是被秦狐刻意地送来和太史慈母亲联络感情。

尤其是太史慈被升官后,他更觉得自己嫁闺女是一步好棋。

太史慈未来可期,而且相貌堂堂,他的母亲深明大义,这样的教育教出来的孩子,能否成为一个好丈夫还不确定,但至少不会太差。

等到这一天,太史慈连升三级的消息传来,秦狐高兴地连喝了三杯酒。

而那些豪门送礼的来到时,可把秦罗敷高兴坏了。

毕竟出身商侩家族,虽然还没有结婚,却已经开始为将来的二人世界准备家底了。

结果她还没高兴太久,就听到仆人丫鬟说,老夫人让把恭贺的帖子留下,贺礼全部送回去。

“闺女啊,你收人家一份理,就要承一份情,未来都是要换回去的啊!

古人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老了,以后的天数不多了,这份情谊债就落在了你们两口子身上,人情债最难还啊!”

这下子秦罗敷算是领教到什么叫深明大义了。

老夫人的道德价值观,以及对生活的观念,一般人根本达不到。

她预感未来自己少不了要被数落,就像这一次一样。

被说了还没法还嘴。

这一天就是在这种热闹喧嚣的气氛中过去了。

翌日,也就是李君浩和田婉儿定亲的日子。

也是太史慈和秦罗敷定亲的日子。

郡守大人定亲,整个乐阳城一大早就活动起来了,突出的是一个喜气洋洋。

不过,最早出现在太守府的不是田家报喜的人,而是乌桓的使者。

天刚蒙蒙亮,乐阳城的大门就被叫开了。

一队乌桓人在屯兵校尉马玩的看护下,进入了乐阳城,直奔郡守府。

“主公,乌桓的人来了。”赵七说道。

“哈哈,他们还真会挑时间。”

李君浩从卧室穿好衣服走出,对方这个时候来,自然是想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