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受罚(1 / 2)

靖王与朱芋二人从江南返回京城时,意气风发,收获颇丰。特别是朱芋,刚下马车便迫不及待地向家人们分发礼物。

她深知父亲怕热,特意带回了江南最上等的丝绸,质地清凉却无寒意,实乃夏日佳品;兄长书法精湛,于是她选购了江南名师亲手制作的文房四宝相赠;对于府中尽心尽力的林姨娘及其庶妹,朱芋也准备了大量素雅而精致的首饰及手帕作为礼物,表示感激之情。

此外,他们还带回诸多地方特产,交由下人妥善保管,待到晚间朱芋稍作歇息后,再让全府上下来品尝这难得的美味佳肴。

当然,朱芋也不忘给当今圣上备上一份薄礼——一套由江南匠人悉心指导、她亲自参与编织的竹编茶具:包括一只茶盘和四只杯垫。这套茶具虽不贵重,但满含心意。最后,拜托其父入宫觐见时顺便转呈御前。

朱家阖府上下皆因朱芋的归来而欢欣雀跃,沉浸在一片喜悦氛围之中。

然而,京城关于靖王失职,致使无辜女子葬身火海的传闻仍旧没有平息,这些言辞尖锐如刀,直指靖王的名声与威望。

靖王上朝的首日,朝堂之上风起云涌,群臣激愤地弹劾靖王,言语如刀,仿佛欲置其于死地。然而就在这惊涛骇浪之中,朱文韵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坚定地护卫着靖王。

他口若悬河,以锐利之词回击众臣的指责,全力证明靖王的清白无辜。这些话语,近几日朱文韵已重复无数次,但如今说得愈发娴熟自如——时而言辞恳切,令人动容;时而语调激昂,振奋人心。每一句话都饱含着想把靖王护在身后的坚定决心。

靖王自幼饱受冷遇与欺凌,未曾体验过他人给予的温暖关怀。此时此刻,当他凝望着那位义无反顾、傲然挺立于大殿中央的中年男子时,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深刻领悟到,从今日起,自己再也不会孤单无依,因为终究有人愿意无条件地信任并守护着他。

而这一切的改变,皆因她而起。自从遇见她,许多事情似乎都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六皇子踏入朝堂,带来了一份别具意义的厚礼——那是一把由江南百姓齐心奉上的万民伞!它不仅代表着黎民苍生对靖王的无尽感激,更承载着他们沉甸甸的信任。这把万民伞宛如划破黑暗的黎明之光,瞬间驱散了那些只知道一味指责他的御史们所带来的阴云。

原来,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无论好坏善恶,老百姓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皇帝注视着这把万民伞,内心百感交集。但是,一方面,他非常清楚靖王为人刚正不阿且才能出众;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顾及满朝文武大臣的看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皇帝做出决策:派遣靖王前往边境地区平定战乱,视其表现再做定夺。

在此前,靖王归来后便马不停蹄地直奔御书房而去。在这场私密会谈之中,靖王将在江南的所作所为挑着能说的都一一禀给了皇上,并且也知晓了这段时间朱文韵对自己的维护,从靖王的言辞中皇帝敏锐地察觉到了靖王心中那份对朱芋难以言喻的情愫正在悄然滋长。对于此事,皇帝感到由衷的欣喜,并于当夜紧急召见了朱文韵。经过一番深入且机密的交谈之后,两人终于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策:让朱淳以及朱芋随同靖王一同踏上征途、奔赴沙场前线,再给这些年轻人一次机会。

朱芋听说这个消息简直气炸了,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打仗多危险啊,她一个啥也不会的弱女子去战场干什么去?难道去给对面每个人做一锅酸菜鱼,让他们吃了变得又菜又多余么?

朱文韵眼中满是慈爱与疼惜之情,他轻轻地抚摸着朱芋的秀发,仿佛在触碰一件稀世珍宝一般小心翼翼。望着眼前这个亭亭玉立、已然成年的女儿,朱文韵轻声说道:“乖宝儿别怕。此番前往那边,并非要你上阵杀敌,不会有任何危险的。皇上与爹爹都认为,你和你大哥如今已到了适当的年龄,应该出去走走,见识一下不同的天地。爹爹这些年来过于宠溺你,但自从发生了你和靖王那件事以后,爹爹独自思考了许久。或许,爹爹真的做错了。爹爹无法陪伴你一生一世,将来你还要嫁人、生子,需要独自面对未来的种种艰难险阻。如果爹爹一直这样纵容你,恐怕最终会害了你。”

朱芋一听,完了啊,这她穿过来才多长时间啊,她爹就要停止对她的无脑宠爱了?虽然理智告诉她,爹爹说得句句在理,但内心深处,谁不渴望被偏爱呢?谁不想成为一条无忧无虑的咸鱼,有人替自己遮挡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呢?哎,真是命苦之人即使穿越了时空,也不会得到命运的善待。

“爹,您说得固然没错,但女儿我才刚回家没几日,如今却又要匆匆离去,您难道就这般狠心吗?要不这样吧,女儿去找靖王商议一番,待他归来时,让他将战场之事细细道来予我听,如此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朱芋仍试图做最后的努力,并非她怯于担当重任,实在是自觉能力有限,即便前往战场亦难有作为,甚至可能成为累赘,徒增麻烦。

“这怎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