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命中注定(1 / 2)

靖王与朱芋尚未归来之际,他们二人在江南所行之事却已莫名传入京城,并经由某些居心叵测之人肆意传播开来。一时间,整个京城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街头巷尾纷纷传言靖王办事无能,不仅未能剿灭山匪,反而致使数十名无辜女子惨死于熊熊烈火之中。

当艾芸率领众女子返回之时,此则传闻早已传遍数日有余。逍遥以及其他众多女子内心充满深深地自责之情,王爷因她们承受如此沉重的冤屈,但事到如今,她们已无法挺身而出澄清事实真相。若此时现身解释,恐怕只会令局势愈发混乱不堪,朝着更为恶劣的方向演变。既然木已成舟,便如同离弦之箭般无法回头,唯有心怀感激之情,努力坚强地生活下去。待到未来某日,倘若有机会,定要全力以赴为恩人排忧解难,略尽绵薄之力。

朱文韵近来忙得晕头转向、焦头烂额,其中一件事便是关于靖王之事。靖王天天在朝堂之上与那帮御史争吵不休,甚至有一次气急败坏之时,竟当着圣上之面狠狠踢了那刘御史一脚!刘御史自然也不甘示弱,顺势倒地不起,并咿咿呀呀地向圣上哭诉自己遭受的冤屈。

圣上本来看着他们争执不下已经心烦意乱至极,甚至恨不得亲自下台去给那些胆敢弹劾他儿子的御史们每人都来上一脚。当看到朱文韵出脚时,圣上心中着实觉得十分解气。然而,却被不识趣的刘御史如此一搅和,圣上也只好不痛不痒地责备朱文韵几句,但对于刘御史则完全不同待遇——只见圣上大手一挥便赐予刘御史长达三个月的休假时间,令其返家安心养病。

在场诸位御史眼见此景,哪个还能没有眼色?于是乎,当天朝堂之上顿时安静下来,整整消停了一整天。

果不其然,第二日那些御史们再次不知死活地唠叨起来,但这一次他们学聪明了些。当看到朱文韵发火时便不再吭声,而是换另一人继续说下去。如此循环往复,直把人烦死。皇帝也不好过于偏袒一方,因此这件事就在朝堂上争论不休,始终未能得出结论。他只盼望着晋王能尽快归来,稍微惩罚一下便将此事了结。

而第二件令朱文韵忧心之事则是长子朱淳已经失踪数日。他们四处寻找却毫无踪迹可寻。朱文韵心想绝不能让事态扩大化,以免给居心叵测之人留下可乘之机。于是他先是前往朱淳任职之处替他请假,随后暗中派人搜寻。

与朱芋不同,大儿子向来稳重可靠,从未发生过此类事情。朱文韵心里清楚,这次恐怕是出了什么变故。然而等待多日后仍未收到任何消息,既不像遭人绑架,亦无书信传来。他决定若再过七日依旧无法找到儿子,就只好请求皇上相助了。

结果第七天一大早,当府里的人都还沉浸在睡梦中时,一个身影出现在了相府门口。经过七天的时间,这个人看上去虽然毫发无损,但明显消沉了许多,眼眶下也浮现出淡淡的淤青。朱文韵得知儿子回来了,急匆匆地迎过去,有一只鞋子都忘了穿,当他看到朱淳时,上前紧紧地将他抱住,关切地低声问道:“老大,这几天你到底跑到哪里去了?怎么会变成这样子?难道是被人下了药?怎么看起来这么虚?”

朱文韵一边询问,一边仔细观察着朱淳的神情。他敏锐地察觉到朱淳的身体似乎微微一僵,但转眼间又恢复了平静。朱淳深吸一口气,缓缓回答道:“爹爹,此事一言难尽。如今我已经平安归来,只是身心俱疲,需要先回房洗漱、稍作休整。待我收拾妥当后,自会前往爹爹处,将这一切原委向您细细道来。”

朱淳此时心中可谓百感交集。实际上,他是被冷清欢再次下了迷药并蒙上双眼才得以回到家中。而就在离开之前,冷清欢只对他说了一句话:“愿你我此生不复再相见。”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深深刺痛了朱淳的心。他理解为何冷清欢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但却不知道今后该如何面对这段感情。

她希望他依然是那位才华横溢、武艺超群的相爷之子,不会因为她这样的身份而受到牵连。同时,她希望能够怀上他们的孩子,并与孩子一同守护山寨。这些心思,他又何尝不懂呢?然而,他实在不忍心让自己的女人和未来的孩子过这样的生活。独自一人抚养孩子,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而孩子缺少一方至亲的陪伴,无疑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无形的创伤。可是……事已至此,再多的忧虑和纠结似乎都无济于事。

一番洗漱之后,朱淳的情绪稍稍稳定下来。随后,他便去了朱文韵的书房,将他与冷清欢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一五一十地讲述给朱文韵听,但刻意省略掉了那些难以启齿的细节部分。朱文韵静静地聆听着,待到朱淳讲完,他不禁深深叹息一声:“此女,恰似你母亲当年呐。你既然已经与她行过周公之礼,成为名副其实的夫妻,并有意愿承担起责任,爹爹对此并无异议,自然也不会横加阻拦。若有任何需要爹爹协助之处,你大可直言不讳。提及爹爹和你娘亲之事,爹爹始终心怀愧疚。如果可能,爹爹实在不愿看到你重蹈覆辙,走上我曾经走过的道路。&34;

朱淳感动于父亲的理解,深深地朝朱文韵拜了一礼。父子间终究存在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