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孙策至江都(1 / 2)

第357章孙策至江都

今年的袁术心里

特!

别!

得!

劲!

没别的,不仅有地,还有人!

来到扬州,袁术发觉自己比在豫州还要舒坦。

尤其是——孙家!

没错,孙策也投效到袁术麾下了,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袁术众望所归!

袁绍被刘寒一战打残,虽然得到了豫州,但实际控制权并没有那么大,士族豪强都学精了,袁绍自从被刘寒一战打残,损兵折将之后,只有少数铁杆士族跟他继续干,大部分都选择划水、选择观望。

“我既不表示不站你,也不表示站你。”

双方就保持一个暧昧的距离,既不主动,也不负责。

充分展现语言的魅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袁绍知道又怎样?

他不会糊涂到和众人撕破脸。

就这样将就着过呗。

生活就像那啥,既然不能反抗,那就享受。

袁术不同,他是个混不吝啊!

年少时以侠气闻名。

说白了,就是流氓!

流氓做事能有底线吗?

不会有,不可能有!

这超纲了,这题他不会做,他没这个能力!

所以,袁术只会用他的办法解决问题。

虽然…有点不合规矩。

但袁术想说:“皇帝都死了!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于是,袁术这一年在扬州开启野蛮生长。

别说,袁绍的方式不管用,袁术的方式还真管用!

流氓会跟你讲道理?

开玩笑!

袁术在扬州吃得满嘴流油,“不得不承认,还是河间王懂士族啊!”

如果说袁术是流氓,那刘寒就是强盗。流氓做事有底线,只求财不害命,强盗做事没底下,既要钱又要命。

袁术学着刘寒,照虎画猫,仗着手上有兵,凭借四世三公的名头,在扬州兴风作浪,今日找这家借点,明日找那家借点,好不快活!

同样是初平四年(193年),就在曹操攻打徐州之前,孙策来到江都,只为见一人——张纮。

孙坚去世后,作为嫡长子的孙策并没有服完三年丧期,而是守孝守到一半就带着孤儿寡母一起来到徐州彭城见张昭,不为别的,只求一个出路。

孙策不想把家小留在曲阿,就是怕袁术不当人,扣留孙氏孤儿寡母,所以选择把他们都带到徐州。

或许孙坚当初在广陵任盐渎县丞时和同郡的张纮有交情,又或许孙策早年在结交江淮名流的时候和张纮有过交集。

这不重要。

lt;divcss=ot;ntentadvot;gt;重要的是,孙策觉得现在能帮自己的只有张纮了。

彼时,张纮和孙策一样都在孝期,只是孙策服父丧,张纮母丧在身,正在江都守孝。

父丧在身的孙策连丧期都不服满就来找张纮,张纮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孙策找自己绝没什么好事。

因此,孙策数次拜访张纮,张纮都拒绝了。

站在张纮的角度,孙策拜访自己,无外乎复仇和家族出路。

他的仇人往近了说是江夏黄祖,荆州庞然大物,往远了说是山阳刘表,现任荆州牧,孙策是什么?一个十八周岁的、无官、无兵、又无人追随的年轻人,他有什么资本去复仇?

至于家族出路,一个十八周岁的、无官、无兵、又无人追随的年轻人,凭什么找到家族出路?

盛世或许还有点机会,可现在是乱世,乱世拼的是拳头!

就算伱孙策很能打有什么用?

你再能打,打得过一百人吗?打得过一千人、一万人?

闹呢?!

就你现在这样,谁能看好?

因此,张纮秉持着既不得罪也不交好的态度,表现得偏向冷淡。

只是,在最后一次拜访中,事情发生了变化。

张纮还是老样子,孙策看着闭目养神的张纮,剖白自己心计,诚恳地说道:“当今天下,大汉国祚有中断的迹象,各地英雄豪杰纷纷聚拢军队谋求私利,即使是河间王也不例外,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扶助危局、平定祸乱。”

“只有先父和袁氏一起,共同击破了逆贼董卓,而河间王小人行径,乘先父疲惫,率军偷袭,窃取讨董果实,狼子野心,其心昭昭!”

“先父不曾因战败而气馁,只可惜功业未遂就被江夏黄祖杀害!”

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件事有着不同的解读,但都有一共同点——都是对自己有利的!

孙策的意思很简单,我富春孙氏,我父亲孙坚,都是大汉忠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