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郭氏祸事(1 / 2)

一月后。

随着刘寒的两碑事迹不断在民间发酵,传至洛阳乃至天下,举大义者世人夸赞,谋小利者则被厌弃、唾骂。

士族,尤其是被感谢仨瓜俩枣的士族,

晋阳王氏、祁县王氏、阳曲郭氏、祁县温氏想着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以及法不责众,抱着侥幸心理,既然你刘寒不给面子,那我们就给你甩脸子的想法,做出此举。

没想到刘寒的确没用法律,却用了比法律更加残忍的方式来诛心。

脸,丢尽了!

而且还是整个大汉。

率先受到问责的便是前司徒袁滂、大司农郭全、代郡太守王泽、涿郡太守温恕,刘寒不讲武德,士族最重脸面,他却硬生生把他们的脸面扔到地上。

袁滂大病初愈,愣是被自己儿子的神操作气得又是一病不起!

“逆子!逆子啊!”

可事情已经做了,找刘寒算这笔账也只能日后再说,现在要想办法补救,不然,只要这石碑在一日,陈郡袁氏的名声就会臭一日,石碑可留存千年,袁滂不敢想。

“快,差人前往并州,备厚礼,只要王爷把碑文抹掉,袁氏感激不尽!”

除了袁家这般鸡飞狗跳,太原王氏、郭氏、温氏也都如此。

只是

阳曲郭氏更惨。

此刻,阳曲县,郭氏宅邸。

大司农郭全此刻站在宅邸门口,郭氏众人也率领私兵在府里,严阵以待,这是郭氏面临的最大危机。

因为在外面,除了刘寒,还有三千劲卒,将这里团团包围。

“阳曲郭氏家主郭全,拜见王爷。”

身在洛阳的郭全,遭到皇帝的一阵臭骂,并州士族,现在成了全天下的笑柄,郭全自是告假,马不停蹄地回来处理此事。

一千里的路程,愣是用了十天跑完。(作者有话说:在古代,战马还是稀缺的物资,因此古人对马都十分重视,一般来说,为了保证马匹的使用寿命,一天大概骑行60—80里路。)

“哟!这不是大司农大人吗?风尘仆仆地从洛阳赶回来,也不歇歇。”

刘寒对着郭全一阵讥讽,郭全只能报以苦笑,谁知道你心这么黑呀,朝郭氏的立身之本下手。

再看看外面的虎狼之师,若是回来得晚,郭氏可能只剩下大猫三两只了吧。

“王爷说笑了,此事是我郭氏有错在先,不知我郭氏如何补救,才能得到王爷谅解。”

郭全心中也悔啊,名声没了也就算了,为何河间郡王只拿阳曲郭氏开刀呢?明明做了这件事的还有别家。

也不知其余几家会不会出手相救?

士族,本就是利益的结合,一直都是一盘散沙,哪来的一体?

“大司农,伱说欺军之罪,你能承担得起吗?孤今日就算把你砍了,皇兄会替你喊冤吗?”

“王爷,这不算欺军,这只是”

只是阳曲郭氏的一时赌气?

郭全不敢说,也不能说。

“王爷,下官问一句,若我今日自戕于此,王爷能否放郭氏一次?”

郭全心中已有定计,悲壮地问道,他想以一死换取全族平安。

“父亲不可!”

“家主不可!”

“”

郭全子郭缊和家族其他人上前急忙制止,“父亲,大不了鱼死网破,跟他们拼了!”

听到这话,刘寒眼前一亮,还有这等好事?

“这可是你说的啊!郭氏意图谋逆,残杀朝廷边军,所有人准备!”

郭全听到刘寒说出的话,看到外面劲卒准备动手,又气又恼。

你身为大汉王爷,真是脸都不要了,真是什么罪名都敢安啊!谋逆?那是诛九族的罪过!就恨不得拿郭氏开刀,杀鸡儆猴呗!

还有自己这儿子,平时挺聪明的,怎么这个时候竟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自己若是自尽,刘寒便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郭氏必定能得以保全,不然会遭受士族反扑。

可现在

郭全面色通红,看着自己的儿子,立刻就是一巴掌,“混账!尔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吗?这些岂是一个身为臣子该说的话!”

随后,又面对刘寒双手作揖,“小儿戏言,还望王爷,海涵!”

刘寒听到郭全的狡辩,笑了!

挑起左边眉毛,笑问:“小儿?他算小儿,那孤算什么?婴儿?”

“少废话,来人!给孤拿了!”

“喏!”

新军训练三个月里最多的就是纪律训练,令行禁止不是开玩笑的。

“尔敢!”

“我跟你拼了!”

“不要乱!”

“”

郭氏也出现骚动,眼看一场巨大的冲突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