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日(2 / 2)

我的独立日 容光 1496 字 11天前

醉酒的人没什么好说的。”

祝今夏就当没听见,“我以为旺叔一直住学校,原来他有家啊。”

“谁没有家?只是回的少。”

“也是。”祝今夏望着天花板,要不怎么家徒四壁,什么都没有?根本不像是有人住的样子,“那旺叔住二楼吗?我们来那会儿已经睡着了?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问了不少,最后忽然来了句:“那洛绒札姆呢?”

时序缓缓睁眼,“札姆怎么了?”

“没听你说过她。”

“你没听说过的多了去了。”末了,还是解释给她听,“札姆跟我和顿珠一样,也是旺叔收养的小孩。她是最小的一个。”“最小是多小啊?十八,十九?”

"十五。"

十五啊,那就不能是什么青梅了,未成年呢。

祝今夏笑了,笑完又愣住,她哪来的如释重负?又为什么如释重负?

“问这个干什么?”

“就是看她,跟你挺亲的,一见你就手舞足蹈,高兴得不.....

短暂的沉默。

时序问:“你没发现?”

“发现什么?”

“札姆不会说话。”他平静地说。

旺叔收养札姆那年,顿珠还在读小学,而时序已经去北京上学了。春节回来,发现家里多了个小孩,旺叔说是在雪地里捡到她的,冻得浑身青紫,连心跳都很微弱了。“送医院抢救半天,人是活下来了,就是高烧烧坏了声带,后来都不能说话了。”

所以他们全程不太说话,比划手势,并非是因为旺叔睡着,怕吵醒他,而是因为札姆是个哑女。

之所以默契,也是因为这样的交谈方式已贯穿札姆的整个人生。

祝今夏为自己的小心眼感到羞愧。

她躺在黑暗里,听时序说起从前的事,说洛绒札姆体弱多病、喝牦牛奶长大的童年;说她不听话,染水痘抠个不停,在脸颊上抠出两个小坑来;说旺叔没养过女孩,四年前的春节,札姆初潮,一家子大小男人手忙脚乱,最后还是时序骑车去山下买卫生巾,回来教札姆如何使用;说开始发育后,他是如何拜托学校的女老师带札姆去买内衣的...

又一次,她发觉自己很爱听时序讲话。他的声音四平八稳,话里却有波澜壮阔的岁月。

奇怪的是,明明是些苦涩的,惨淡的人生经历,被他这么平静地一叙述,又好像没那么苦了,当做睡前故事听居然也挺安心“那她现在为什么在家里?不用念书吗?”她打了个哈欠,尾音已近模糊。

时序默了默,刚要回答,就听见头那边传来均匀的呼吸声。

抬头,女人已经陷入熟睡。

他哑然失笑,看到散落一半的被子,抬手默不作声替她重新盖好,收回手时,无意中擦过她的耳朵。她似乎有些痒痒,下意识缩了缩脖子,像小孩一样吃语两声,并未醒来。手在半空停顿片刻,最终还是收了回来。

次日清晨,祝今夏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旺叔。

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那天早上,鸟儿一号时序起得早,在厨房做饭,二号洛绒札姆在院子里喂牛,客厅里只有一只宿醉未消的懒鸟还在睡大头觉。日光从窗外照进来,起初停在懒鸟的脚上,然后逐渐上移。

海拔高,紫外线强,祝今夏是被烫醒的。

醒之前正做梦,梦见自己围坐篝火,吃烤全羊,那么肥美一只小羊羔,正往外滋滋冒油。正面烤,反面烤,眼看就要烤好了,画风忽然一转,她成了那只烤全羊,给人架在火上烤。肉是一口没吃上,人倒是烫醒了。

等她睁开眼来,冷不丁看见一张陌生的脸,有人蹲在炕边,直勾勾盯着她,浑浊的眼珠,呆滞的眼神,一张老脸黝黑发亮、沟壑纵横。祝今夏尖叫一声,屁滚尿流摔下了炕。

老人也被她吓一跳。

等她回过神来,看清眼前的场景,才记起自己身在何处。

“.....旺叔?”她爬起来,小心翼翼地看向老人。

一身灰扑扑的旧棉袄,一头稀疏的白发。老人家半蹲在那里,手里拄着拐杖,声音粗哑不堪,口吻却天真至极。“你是谁?你怎么会在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