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家(1 / 3)

今又逢春 一件蛋散 1876 字 1个月前

毗邻境外毒源“金三角”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滇省是强边固防的最前沿,同时也是禁毒斗争的主战场。

边境局势的紧张,不仅让当地居民感到恐慌和不安,也给禁毒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日,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部署,驻滇陆军边防机动一中队和公安执法人员,连续捣毁了多个藏d窝点,抓获了10名犯罪嫌疑人,缴获大批d品。

但猖獗的犯罪分子并未因此而收手。

凌晨3时40分,机动一中队队长周怀民再次奉命执行任务。

负责高速巡逻的官兵罗海在巡逻至新街至蛮耗高速公路k156+200处时,发现一辆行迹可疑的货车。车厢内的五名人员显得紧张不安,这无疑引起了罗海的警觉。按照惯例,他要求车厢内的人员下车接受检查。

与此同时,周怀民和战友们乘坐着一辆经过伪装的地方车辆,迅速向现场靠近。在距离现场10米左右的位置,他们严阵以待,等待最佳行动时机。

周怀民紧盯着嫌疑人的动作,在他们全部下车放松警惕后,周怀民一声令下,战友们果断地冲下车,亮明身份,朝着嫌疑人所在的方向奋力冲去。

惊慌失措的嫌疑人见状,掉头就跑。丧心病狂的歹徒突然转身,连开数枪,漆黑的路面闪出几道火花,冲在最前面的周怀民不幸腿部中弹

“注意防范!”他一边提醒身旁的赵子明,一边强忍剧痛继续追捕。

枪响后,犯罪嫌疑人四处逃窜,有的弃枪逃跑,有的掉头驾驶面包车逃离现场,有的直接从高速路边桥面右侧跳桥逃窜

现场一片混乱,为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脱,巡逻官兵分几组对其进行追击,周怀民带着战士赵子明跟着跳下大桥。

“我好像被打着了。”把抓获的嫌疑人交给前来接应的战友后,周怀民感到钻心的疼痛。

“什么?”赵子明急问。他抬起手电筒查看,防弹衣上4个明显的弹孔,手肘、裤腿已被血水浸透,卸下防护装具,衣服下钢珠的伤痕已在血水下辨认不清。

“疼不疼?被打着了你怎么现在才说?”车上,战友余宏光问。

“犯罪嫌疑人还没有抓到啊,疼也要坚持。”周怀民说。

在医院,医生当场从周怀民左大腿、右手肘部取出钢珠2颗。

被转送至k市解放军医院后,手术长达5小时,又从其体内取出钢珠8颗,缝合伤口60余针。

由于伤势过重,周怀民只能休长假。

这段时间里,他始终未将此事告知其父母半句,独自办妥了所有相关手续。

周怀民站在熟悉的家门口,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自从大学毕业后,他参军入伍,很快就成为了一名戍边军人,已经七年多没有回过家了。

家乡的空气依旧清新,天空依旧湛蓝,一切都和他记忆中的模样相差无几。周怀民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份久违的宁静。

“怀民,你回来了!”周妈妈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她快步走出屋门,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周怀民快步上前,紧紧拥抱了母亲:“妈,我回来了。”

周爸爸也走了出来,虽然脸上带着笑:“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周怀民松开母亲,转向父亲,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军人周怀民,向您报到!”

周爸爸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点头回应:“好,好。”

周怀民的退伍回到家乡,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他的父母,尽管已经退休,但精神依然矍铄。

第二天,周爸爸周妈妈吃过早饭就拉着周怀民出门。

“怀民,你这些年在部队里,都没好好买过衣服。”周妈妈一边说着,一边拉着儿子的手,走进了县里最大的购物中心。

周怀民微笑着,任由母亲领着他在各个服装店之间穿梭。他的父亲则默默地跟在后面,偶尔给出一些建议。

周怀民站在商场的运动休闲服区,眼前琳琅满目的衣物让他感到一丝迷茫。作为一名曾经的戍边战士,他习惯了军装的笔挺与制服的严谨。

“先生,您需要帮助吗?” 一位店员注意到了周怀民的犹豫,走上前来询问。

周怀民转过身,微笑着摇头:“谢谢,我自己看看。”

“好的,您请便。”店员点了点头,没有继续打扰,留给周怀民足够的空间。

周怀民继续浏览着,他的目光在一件件衣物上扫过,最终停留在了一条卡其色休闲裤上。他取下裤子,又挑了一件白色的t恤,简单而不失活力。

“试试这件吧,颜色挺适合你的。”周妈妈拿起一件深蓝色的休闲夹克,递给周怀民。

他拿着挑选好的衣服走进试衣间,换下了身上的衬衫。当周怀民穿上新衣服走出试衣间时,他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没有过去的荣耀,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