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西南忠孝之家(2 / 4)

来的时候,有个舍友就是昆明的。

赵煦记得,那个舍友和他吹牛逼的时候,说过昆明自古就是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地的精神首都。

好多缅甸、老挝、柬埔寨的有钱人,哪怕到了现代,也热衷于把子女送到昆明读书。

昆明的古称鄯阐还就是那个舍友科普的。

赵煦于是露出一个自认为友善的微笑,今天第一次开口问了起来:“高卿,贵主可无恙?”

殿上的高泰明却露出了一个略带尴尬的表情,过了好久才弱弱的拜道:“奏知大宋皇帝陛下,外臣国主一向安好。”

确实很好!

好到他们父子打算让其出家,去寺庙里给大理国百姓念经祈福。

所以,他这次专门跑来汴京,其实是来看看风向的。

主要是,宋国南征,打的太厉害、太顺利了。

根据很多和宋朝贸易的商人报告,宋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荡平了交趾北方。

甚至还立起了京观!

高家当然有点慌,所以,派他过来瞧一瞧,以便打探风声。

没办法,他和他爹废了上明帝那个神经病,强迫其出家后,立了现在的这个傀儡段正明。

看上去大理国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可问题是经过上明帝那个神经病的一阵骚操作后。

高家人的心态有些崩了。

特别是高泰明和他爹,实在是有些绷不住。

他们父子自认为对于段家,已经足够‘忠诚’了。

当年,杨义贞政变,弑杀国君。

是他们父子出兵,替段家诛灭了叛贼,恢复了江山。

但扶持起来的上明帝,却总是在宫里面疑神疑鬼,总觉得高家要害他。

于是秘密联络外地实力派和国内的贵族,想要叫外镇诸侯兵马入羊苴咩城(大理都城,约是今大理古城一带)。

碰到这么一个神经病,高氏人麻了。

高泰明和他爹高升泰,这两年一直在琢磨着——要不,干脆自家取段氏而代之算了!

省的段家再出神经病!

于是,一直在积极谋划、准备。

可问题是其他地方实力派,觉得段氏当国挺好的,你们高家凭什么取代?

若将来高氏代段,这些人勾结宋庭,一起对高家发难,那就不好玩了。

高泰明是读过中原的书的。

他可太清楚,一旦他家的所作所为,为中原皇帝知道,那必然是勃然大怒的——以臣篡君,以下逼上。

这就是最好的出兵理由和借口。

而宋军这次南征听说不过调动了五千人南下而已。

就这么点兵马,就扫荡了整个交趾北方,斩首数万,俘虏无算,拓土数千里,打得交趾乞和。

这个消息传回鄯阐的时候,高泰明被吓坏了——这是什么天兵天将啊?

若是过去,大理可能还依仗天险,阻隔宋军。

但现在在他们父子废黜了上明帝,立了段正明,好多实力派,特别是北边边境上的那些家族,都已经和高家离心离德了。

他们要是和宋庭勾结起来,打起‘匡扶段氏,还政于王’的旗号。

高家可能就会在内外交迫下灭亡了。

所以,这次出使,对于高家来说无比重要。

北边的宋庭,是唯一可以干涉并且影响到高氏代段这个大业的巨无霸。

而且,在全程旁观了,宋军南征的全过程后,高泰明父子心里面清楚的。

若宋庭干涉,甚至都不需要出太多兵马。

只消几千精兵,再联络国中贵族,就可以复刻他们在交趾北方的所作所为。

交趾的事情,对高氏的震动,可不仅仅是武力方面的。

还有着软实力方面。

宋庭打下来后,居然不管!

直接就地敕封其为土官,让他们世袭罔替!

不仅仅允许这些人五年一朝天子(朝贡体系下的附庸、土官们朝贡实际上是一种利润极大的行为,中国赐赏,经常是贡物的数倍,使团成员还可以免税出售带来的商品,同时免税采购大宋商品。)

更给与这些土官优惠政策。

不仅仅允许土官们,可以自由的不受阻碍的进入广西贸易,还减免了所有进出交州北方的商品商税。

这对西南各地的土官、豪族,有着莫大吸引力。

大理国的实力派们就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也一直在默默观察。

所以,高氏是真的怕。

怕交趾的命运,在他们身上重演。

故而,高泰明父子不止在国内暂停了代段的谋划。

高泰明更是冒险亲身来朝!

赵煦哪里知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