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1 / 3)

另一头,薛夫人和王夫人坐在一处,薛宝钗坐在一边做针线。

王夫人眼露怜爱之色,说道:“我们宝丫头真真好性子,妹妹该早日进京的。”

薛夫人笑道:“姐姐可别再夸了,等会臊得她不理我们了。”

“妈!”薛宝钗娇声道。

王夫人笑了笑,敛容问道:“大嫂让人带来的话,妹妹如何看?”

今日一早,王家大嫂便带话给她们。

王家大嫂和贾母一样,也在宫里住了一晚。

这一晚,她也不是白住的,打听了两宫太后喜好,特意让人将消息送给两位小姑子。

“投其所好本是人之常情。”薛夫人说,“说出来不怕姐姐笑话,我家宝丫头本就是个端方知礼、随分从时的,倒是不需多做什么了。”

王夫人撇嘴,说道:“平日里我常常嘱咐宝玉身边跟着的人,要留心那些妖精似的,最会带坏人。唉……偏偏老太太……”

王夫人给了薛夫人一个你懂我在说什么的眼神。

虽林如海表扬了她儿子,她半分感动也无,只能说明她宝玉有出息。

薛夫人说:“听闻李太后惜福,最不喜那弱柳扶风之人,你家的姑娘倒是大大方方,总有几分成算。只我家宝丫头,恐被家世连累。”

“瑕不掩瑜。”王夫人笑道:“我倒是愿意用她们换宝丫头。”

在一众权贵世家小姐面前,皇商身份的确不够看,王夫人知道说些场面话反而虚伪。

当初她还庆幸林家没有参选资格,结果后来从老太太那里得知皇上特别恩准林黛玉参选。

凭什么啊?也太不公平了!

可她再如何生气也改变不了事实,只能自己憋在心里,越发怄气。

从她嫂子那里得了消息,她反倒又高兴了起来。

李太后与她一样,最不喜那些娇娇弱弱、伶牙俐齿之人。

她们礼佛之人,果然情趣相投,更中意行事端正周全之人。

李太后要是厌弃林黛玉就好了。

她落选了,也就没脸留在京城住在家里不走,也就不会惹得宝玉整日三魂掉了两魂的。

.

同公主们入国子监读书已成定局,便是各显神通努力分得最大利益的时候。

十六个入学名额,有才者得之。

然而四个伴读名额,这其中不知有多少事情可做。

贾母在家里与王夫人、王熙凤、邢夫人、尤氏、薛姨妈等人议论纷纷。

林黛玉、薛宝钗、三春姐妹坐在下首默默听着。

这一次贾家有迎春、探春、惜春参选,史家有史湘云三姐妹参选,王家名额给了薛宝钗,然后林家有个林黛玉。

亲戚间消息互通也是常事。

贾母说道:“昨日云丫头婶婶派人过来,说东平王府有四个姑娘,南安郡王有两个姑娘,西宁郡王家两个,北静王府没有人参选。我们八公之家各有三个姑娘参选。”

王熙凤笑道:“别个人家的我不知道,这些人家的姑娘,我倒是见过,虽也是聪明伶俐的人,但远远比不上我们家的姑娘。”

王夫人、邢夫人、尤氏平日也出门做客,皆点头,说:“正是。”

“你们说的我如何不知。”贾母叹道,“所以说我们坐井观天了。自武宗之后,四王八公日益式微,我们又皆为武将世家,与那些书香门第之家鲜有往来,并不常见他们家的闺秀,便以为只我们家姑娘最为出挑了。”

大明立国至今,武将在朝堂上地位越来越低,还是万历皇帝登基这两年,又是阅兵,又是补上欠发军饷,又是肃清军纪……才让武将地位略有回升。

林黛玉点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正是此理。

王熙凤着急,便问:“老太太可是打听到哪家厉害的姑娘参选了,快点告诉我们,也让我们长长见识。”

贾母看了眼黛玉,说道:“我哪里去打听,是你林姑父打听到的。礼部尚书陆家有两个姑娘参选,户部尚书王家有三个姑娘参选,兵部尚书谭家也有一个姑娘参选。还有文渊阁的申时行申大人家两个孙女。”

惜春倒吸一口凉气,说道:“状元申大人家也有两个孙女?林姑父家的林姐姐都这么厉害了,状元家得有多厉害啊!我们还去考什么考?”

“陆家、王家、谭家都是世代科举之家,只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探春微微叹息。

往日她们只以为林黛玉才华横溢,后薛宝钗来了,虽家里是皇商,可她们发现自己也被比了下去。

今日一听老太太之言,只怕林黛玉、薛宝钗也比不过那些人,何况是她们。

可真让人气馁。

贾母道:“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你林姑父打听这些消息,不是为了吓退你们的,而是让你们务必尽力而为。”

“不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