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持续火爆(1 / 2)

“祖父祖母辈?”

沈婳略无语。

这是指那些年过三十岁的男女吗?

拜托,在后世,三十岁才是事业正好的年纪呢。

就是古人,其实也讲究一个“三十而立”。

只是古代条件有限,物资匮乏,医疗水平也偏低,吃不饱,营养不良,还早婚早育,早夭、早逝的人多了,就会拉低人均寿命的数值。

当兵的呢,也吃不饱,体能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降低。

过了三十五岁,似乎就到了该退役的年纪。

过了四十岁,就能自称“老朽”。

在沈婳这儿,却不是这样。

她有空间的无数物资,可以让自己麾下的人,吃饱吃好,身体体能得到了最大的改善与提升。

她还有自制的消炎药,能够尽量减少“区区风寒就要人命”的情况。

还有神奇的缝合术,哪怕开膛破肚,人也能活下来。

所以,在沈婳的地盘,被沈婳影响,人们都慢慢转变了思想——

三十四十正当年,病了残了有药医。

男女同工又同筹,男女老幼齐上阵。

在沈婳的眼里,就没有所谓的“老弱病残”,只有是否“因地制宜、人尽其用”!

沈婳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就让寨民们多了许多选择。

一部分的寨民,积极申请加入娘子兵。

经过考核,大部分申请的寨民都通过了选拔。

娘子兵的规模扩大了。

民转兵,民就不够了啊。

山寨还有那么多新开的工坊呢。

还有种植任务,也需要完成。

没说的,一句话——继续招人!

所以,此次出行,魏四郎依然有着“招聘任务”。

不过,这一次,应该会比上一次容易。

魏四郎不是一个人卖力宣传,还有上次跟着他走的几百人,他们都给各自的亲友等,写了信。

“来吧!来利州吧!”

“在这里,能够吃到粳米饭,还能吃到肉!”

“只要不浪费,吃饭能吃到撑!”

“还有工钱,从不拖欠、克扣,准时准量地发放,还有各种名目的奖金——”

话说,大盛的百姓们,都习惯了官府巧立名目的收取苛捐杂税。

而似龙门寨,这种变着花样给人发钱的情况,绝对是头一次见到。

若不是亲眼得见,他们都不敢相信。

但,他们还是写到信里,兴奋的跟亲友们分享。

哦,对了,插一句,这些信,很多不是本人写的。

没办法,古代的文盲率太低了。

能够会写自己的名字,能够自己写信,那就是读书人。

而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

写信,需要求人帮忙。

需要签字,也只能按手印儿。

去到龙门寨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底层的百姓。

他们基本上也都不识字。

所以,他们送回家的信,都是请山寨的其他人帮忙。

注意,敲重点,这个“其他人”,并不是普通人认知里的“读书人”,而是跟他们一样,都是走投无路,不得不来山寨谋一个生路的底层百姓。

他们只是比自己早来几个月,就已经学会了认字、写信!

“万年公主的山寨里,不但给饭、给钱,还会免费教人读书!”

这,简直就是做梦都不敢想的没事儿啊。

在古代,教育是稀缺资源。

读书,更是权贵、有钱人的专属。

普通百姓,想要读书,要么倾尽家财,要么有贵人相助。

但,这两者都不容易实现。

可在龙门寨,却能免费读书。

只这一点,就能吸引许多人呢。

所以,不为龙门寨的种种神仙待遇,只“能读书”这一条,就足以让无数人心动。

又有自己的亲友卖力宣传,魏四郎相信,自己这一次,一定能再多带些人回山寨。

……

“龙门寨的商队又来了?”

阿史那曜处理完朝政,习惯性地叫来暗探,想要知道京城、乃至各地的最新消息。

然后,阿史那曜就又听到了“龙门商贸”的名字。

“是!这一次,商队带来的货物,比上一次还要多!”

“另外,奴婢听到一个风声,说是这次龙门寨又有稀罕的好东西!”

“听说比手工皂还有稀罕,是龙门寨的独家生意!”

手工皂,就不是龙门寨的独门生意。

还有利州的几大豪族,也都掺和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