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不轻不重,刚刚好!(1 / 2)

“主公,都是些老弱妇孺,龙门寨若是带走了,倒是省了咱们的粮食。”

暗探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且,随着天下动乱的加剧,今年的天气又有些异常。

龙门寨的这种举动,非但不是在挖阿史那曜的墙角,还是在“帮忙”呢。

“……”

阿史那曜没有说什么。

其实,他心里也是认同暗探的想法。

只是,京城到底是他的地盘,哪怕是老弱妇孺,也是他的“子民”。

沈婳的人,在京城做生意,都是付出了一定的好处。

如今,要把他的“子民”带走,总不能什么都不表示吧。

这,不只是单纯的“交易”,更是关乎他阿史那曜的脸面。

“多派几个人,继续跟踪!”

阿史那曜捻了捻手指,心中便有了决断。

“是!”

暗探答应一声,便退了下去。

阿史那曜目送暗探的背影消失,暗暗想着,只是多调查,还不够。

他还要吩咐一下城门口的守卫,商队离开的时候,若是真的带了那么多人,一定要拦阻一二!

……

“阿史那曜应该不会轻易放行!”

几百里远的龙门寨,沈婳、姜砚池也在讨论这件事。

沈婳听了姜砚池的话,轻轻颔首,“我知道,即便我所招纳的都是老弱病残。”

沈婳明白人这种“敝帚自珍”的心态。

自己的东西,哪怕是垃圾,自己可以丢弃,却不能放任旁人来抢。

“所以,婳婳,你又要跟阿史那曜做交易?”

周围没有人,只是他们两个人的单独相处,姜砚池就亲昵地叫着“婳婳”。

他抬眼看到沈婳那笃定的模样,嘴角也禁不住的向上翘。

他的婳婳,又未雨绸缪了?

“嗯!那几日,你忙着去军营练兵,我便花了个小玩意儿,交给了红袖。”

回到了山寨,娘子兵的“特种兵训练”就正式提上日程。

姜砚池作为被元安精心培养的“冠军侯”,他对练兵、带兵既有天赋,也有兴趣。

他和沈婳商量了一番,便跑去了山下的军营,与薛易、吴庸两位将军一起训练娘子兵。

而这段时间,沈婳也没有闲着,专心筹划龙门商贸的种种事宜。

待到姜砚池抽空上山,商队的筹备工作已经完成,两人目送商队离开。

沈婳跟姜砚池分享了一下自己的忙碌,不过,某些太过细节的内容,她没有提及。

比如,她这次给阿史那曜准备的“商品”。

“此物,若是放在太平盛世,定是当权者无比看重的神器。”

听姜砚池提到了“做交易”,沈婳没有遮着瞒着,直接从书案旁的一堆卷轴中,翻看了上面的标签,抽出了一个。

她缓缓展开,露出了一个器物的图纸。

“这是——”

姜砚池仔细看着,他眉头微微蹙起,“不是武器?”

姜砚池首先是个权贵子弟,其次是个武将,最后是公主的侍卫。

龙门寨虽然处处有梯田,如今更是春耕繁忙的时候,上山的路上,都能看到、遇到耕地的农人。

但,出身以及生活环境,让姜砚池注定就是个“不同农事”的人。

他看着图纸,只能判断这不是武器。

至于是什么,他还真没有概念。

“耕犁!不同于现在的直辕犁,这是曲辕犁。”

“可以节省人力、畜力,单人就能操作,还能进行深耕——”

提到这项天朝农学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沈婳滔滔不绝。

曲辕犁绝对是神器一般的存在,从发明之日起,一直到近现代,一两千年的时间,居然都没有被更好用、更先进的耕犁所替代。

这,足以证明,曲辕犁已经是非科技时代,最科学的一项农具了。

“可惜,现在是战乱,各方势力都忙着招兵买马、扩张地盘,连正常的耕种都无法维持,就更不用说更新、推广新农具了!”

沈婳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推出曲辕犁,绝对的不合时宜。

因为,真的没有足够的条件,也不会得到该有的重视。

对于阿史那曜等军阀来说,或许一片马蹄铁的价值,都远远超过一件农具。

姜砚池虽然不懂农事,但他了解沈婳啊。

只看沈婳说起“曲辕犁”的时候,那兴致勃勃,那眉飞色舞的模样,就知道,此物必定不俗。

神器?

婳婳说这是神器,那便是神器。

“……确实有些可惜。不过,阿史那曜不是个短视的人。”

姜砚池起初还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