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衣锦还乡?(1 / 2)

“对!我的家,在京城的安乐坊!”

魏四郎听红袖提到了自家,眼底立刻闪现出温柔与思念。

算算时间,他离开家,也有快一年的时间。

虽然中间写了几次信,也收到了家人的回信,但到底没有见面,他也不知道家里人都怎么样了。

“安乐坊?”

红袖住着京郊,六七岁在乡下,六七岁之后便进了宫。

她对于京城,并不十分了解。

京城一百零八坊,她也只听说了最出名的那几个。

比如平康坊啊,那里有教坊司,还有国子监。

既是红灯区,又是大学区!

再比如那几个公主、皇子们聚集的富贵坊,什么开化坊啊,崇仁坊等。

因为这些都是贵人云集的地方,宫里定期有赏赐,太监、宫女们也会去这些地方。

红袖听那些大宫女、大太监们显摆的时候,会听到这些坊是如何的尊贵。

她也就暗暗记了下来。

至于其他的坊……京城太多了,一百多个呢。

一百零八坊也只是一个说辞,是一种吉祥数字的体现。

事实上,京城有过一百二十坊,也有过一百零九坊。

但,为了好听,就总是说一百零八,对应着星宿等寓意,并不是真的、详细的一百零八!

这么多坊,安乐坊,红袖还真没听说过。

不过,安乐安乐,名字还怪好听的。

魏四郎:……

好听并不意味是好地方啊。

“我们那个坊,是朱雀大街的最南端,也是外城。”

京城有外城、内城,宫城等区域。

外城紧靠城墙,是整个城池的最边缘。

而京城素来有着北富南贫的说法。

京城的北侧,那是皇城,以及宫苑等。

而南边,则是乡下。

是的,乡下!

城里也是有耕田的。

京城的耕地,就在最南端。

那里有田亩,还有山林,还会有野兔、狐狸出没。

“我家就有田,我阿父阿母至今还在耕种。”

提到自家,魏四郎丝毫不见窘迫、尴尬。

他家就是贫苦人家,没有什么好遮掩的。

他更不会因此而感到自卑。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家贫,他也不会去当兵。

毕竟在古代,有着好男不当兵的俚语。

当然,娘子兵除外。

沈婳持续不断的给麾下的娘子兵,以及山寨的寨民们灌输一个概念——

一人当兵,全家荣耀。

当然了,现在这个大环境,说“荣耀”,有些虚幻。

沈婳索性就改成了“一人当兵,全家吃饱”。

能够让全家都吃饱饭的行当,那肯定是就是好行当啊。

虽然有危险,可能会伤残,甚至是阵亡。

但沈婳也会一管到底!

人活着,一家吃饱。

人死了,依然是一家吃饱。

娘子兵们能够亲眼看到自己曾经的袍泽残疾或是阵亡后,沈婳真的履行自己的承诺,厚待着那些伤残人员以及家眷们。

不到半年的时间,娘子兵的思想就有了转变。

他们开始死心塌地地为自家公主效力。

沈婳那句“一人当兵,全家吃饱”的话,也从娘子兵蔓延到家眷,再到普通的寨民。

沈婳麾下的人,也都不再觉得当兵是活不下去、不得不去的差事,而是能够给全家带来好生活的好差事!

魏四郎的思想也有了转变,但这与他曾经因为家贫而不得不当兵,并不冲突。

红袖也知道这些,不说过去、现在,单单是现在,能够如此厚待兵卒的主公,也只有他们家公主。

公主是世间仅有的神仙弟子,她本就独一无二。

听魏四郎落落大方的提到了自家父母还在种田,她非常理解,“都不容易啊。”

“平时还好,如今却是战火连连。京城更是争夺的中心——”

只去年一年,京城就遭了几回兵灾?

贵人们打来打去,最遭罪的还是底层小老百姓啊。

“魏大哥,这次来京城,你有什么计划?”

红袖想了想,还是问了一句。

按理,她不该窥人隐私。

但,都是“同事”,红袖也是出于关心。

若是魏四郎想要回家探亲,或是干脆把家人接走,她也能帮个忙。

马车啊,银钱啊,红袖最不缺了呢!

“我想回家去看看!”

魏四郎提到家,语气都变得复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