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2 / 3)

催泪系导演 天下小黑 2217 字 1个月前

的一天。”

其实这也凸显了两人的心态的不同。

只是强武学会门可罗雀。

王五看着那把谭嗣同和袁世凯送给他的大刀,犹记得袁世凯说:“横刀勒马,笑傲山河,五哥,让我们见识一下大刀队的英雄本色。”

当看到王五的刀法,袁世凯感叹道:“厉害,难怪刘永福的黑旗军可以显赫一时,果然强将手下无弱兵!”

三人上京之后,各有际遇,袁世凯长袖善舞,再加上有谭嗣同推荐给康有为,成功的接手新军。

而王五成立强武学会,意图为民间培养一群有志的男儿,希望能重振国运。

而谭嗣同写“仁学”,立志维新变法!

三人再次重聚,谭嗣同拿出“仁学”,可是王五看完之后脸色就骤然一变。

谭嗣同却道:“置之死地而后生!”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已经病入膏肓,我们再不能用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办法,一定要彻底推行变革,从头做起!”谭嗣同显得有些激动。

可是听者却各有心思。

谭嗣同说皇帝已经看过他的书,决定推行新政。

可是袁世凯对这个消息却很震惊。

王五虽然担心谭嗣同,但是却还是预祝他心想事成。

可是袁世凯却有不同的想法:“凡事中庸,万事三思啊!”

对于袁世凯的劝说,谭嗣同却说:“时不与我,再拖下去,就沉沦万世了!”

三人各有心思,一饮而尽。

王五由衷希望谭嗣同能心想事成,可是袁世凯却若有所思。

与此同时,一阵琴声响起,王五听到琴声骤然急停,就飞身上船,以为有血光之事,结果却是误会。

船上弹琴的女人却喊住了王五。

“不错,我的确是被断了的琴弦割伤了手,知音难觅,如果这位先生不嫌弃的话,请坐下听我弹奏一曲!”

“我怕打扰姑娘清新雅致!”

“伱再客气就是虚伪了!”

“那么恭敬不如从命了!”

听着琴音,王五有感琴声悲鸣,劝说道:“红日西沉,总有再升的时候,过去不开心的事情还摆在心里做什么?”

“父母恩,骨柔情,不摆在心里摆在哪里?”

“姑娘真有孝心,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想听听其中的苦衷!”

“你怎么知道其中有苦衷呢?”

“因为我是一个知音人!”

所谓侠骨柔肠,其实《一刀倾城》里面的儿女情长,也是李易非常喜欢的点。

在这个救亡时代的儿女情长,是那么的婉转,那么的悠长,那么的惆怅、那么的令人回味无穷。

王五说:“人生在世又有多少件事是从心所欲!”

“五爷似乎也是个伤心人!”

“当今中华大地上,只要是热血男儿,有哪个不伤心?”

突然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划船的侍女差点被颠到船下,王五及时相救,又道:“我的心虽伤过,但未死。”

“好,这场雨冲得去愁思,但冲不去五爷的豪情壮志,让我替五爷助威!江湖风雨多,五爷多珍重。”

顿时琴声变得激昂澎湃起来。

这里也引出了一个人物,神手傲白!

袁世凯向王五提起了演武大会,而这个演武大会是奕亲王要办的。

谭嗣同担心王五和自己走的太近会被自己连累,而袁世凯却希望王五能参加这个大会。

王五最终还是决定参加演武大会,见识京城四大高手的风采。

演武大会上,王五虽然赢了,但是却并不想做意气之争,算做平手。

而袁世凯却大拍奕亲王的马屁。

其实这场演武大会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看点,因为动作戏可以说这一场是打的最好看的。

这场演武大会,的确让王五和强武学会在京城闻名,甚至有败给王五的花拳王弟子小川想要改投王五门下,但是却被王五拒绝。

虽然对方说师傅敝帚自珍,可是王五却认为,路是自己选的,怨不得别人。

但是小川却依然坚持想要拜在王五门下。

因为王五演武大会一战扬名,原本门可罗雀的强武学会,顿时就出名了,有许多人慕名前来。

终于强武学会打开了局面,王五最终还是把花拳王的弟子也小川也一起收入门下。

镜头一转,袁世凯为了自己的前途,彻底倒向奕亲王,更是说和王五以及谭嗣同只不过是泛泛之交。

袁世凯献计要为奕亲王招纳王五和强武学会,为此特意前往强武学会慷慨讲兵法!

谭嗣同不能苟同,亦要“纸上谈兵”。双方唇枪舌剑,正与邪、黑与白、对与错、高与下、优与劣模糊不清而又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