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古掌柜(1 / 2)

正月二十五,汪来娣跟着板桥村鲜花皂作坊的车,还有汪顺同行,抵达县城,住到了乔家院子。

招娣带着她熟悉作坊和城里的生活,也没有带多久,二月初,张爱英就带着人去府城。府城的店铺修整已经差不多做完了,现在过去就是验收成果,以及还有一些要改动的细节都得人去现场盯着才行。

一直忙到三月,一切布置差不多,货品也都运到布置好,张爱英还提前发了传单。

现在陵阳城也有不少纸坊,用快生竹造纸,所以用纸还是比较便宜的——虽然质量跟什么宣纸啥的不能比,但是做传单什么的尽够了。张爱英直接从陵阳城大量订购纸张,又雇了一批书生让他们帮忙写传单,也算是提供勤工俭学支持县城文教,总之是一件大家都有利的事。

而这年代的人可不像21世纪的人对传单那么反感,哪怕就是根本不打算买,甚至不识字的人,看到传单也会要的,当然识不识字不要紧,发传单的人也会一边发一边高声说,那传单更像个噱头 ,毕竟普通小老百姓,也愿意拿点纸回去当厕纸擦屁股,总比木棍草叶好使。咳咳,说得粗俗,但这不就是真实市井生活嘛!

到了三月三,府城晚桂坊正式开张。之前县城铺子没怎么搞仪式,这回到了府城,主要这店铺还有之前的晦气名声,张爱英就听从大家的意见,觉得还是要搞搞仪式,

把开张弄得热闹一些,也当是驱除晦气。为此她还特意托兰家的关系请了一些府城有点名头的人物过来剪彩开业,又有之前的传单等各种营销宣传到位,开张这一日店铺不说生意爆满,那也是人头涌动。

这也确实讨巧了,毕竟三月三上巳节搁古代那也差不多就是情人节了,那诗词怎么写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可是小女儿姑娘家可以出门踏青春游的日子,小儿女相看约会可比上元节看灯会还要名正言顺。

而自古以来,节庆什么的就是最能促进消费的,而情人节这样的日子,卖女性用品那更是不用说,生意咋可能不好嘛!

张爱英在府城盯了几日,看着店铺生意稳定下来,她也就决定回去县城。

招娣留了下来,虽然张爱英雇了个更熟悉府城各项人情事物的掌柜来打理店铺,但是没有个亲近人盯着那也是不行的。至少在一开头要摆出态度来,有个监督也是好的。这倒不是信不信任的问题,那谁能对陌生人就说特别信任啊?怎么着都得做好监督,互相试探相互适应,慢慢磨合,最后才能说有没有信任的事儿。

不过这位掌柜也是女人,也没有什么忌讳,招娣留在这里跟她相处也不会招什么闲话。

掌柜姓古,今年三十有七。说来她家也算是在益都府有些名头的,古家香坊在益都府也曾名噪一时,后来渐渐没落

,到了古娘子这一代,家里香方被夺的被夺,失传的失传,连祖传的店铺也变卖出去。古娘子的兄弟出门贩香遇到劫道的一去不回,父亲受打击也没了。夫家也是香行的,本来娶古娘子就有谋夺古家香方的打算,婚后才知道古家那些值钱的香方早都没有了,根本挖不出来,又见古家败落至此,就以古娘子成婚多年未能产子为由休妻。

好在古娘子耳濡目染,虽未得到家中重要制香传承,却也练出了一手基本的制香手段,起初靠着制香卖香过活,后来经人介绍去了香坊上工,因为算账快,懂香,也会说,就到了铺子里卖香。本来都做得挺好的,东家也是要提拔她做掌柜了,原来的夫家又蹦跶出来,其实就是看她帮着竞争对手把生意做起来了,就雇人闹腾,一面撺掇东家妻子造谣她与东家有首尾,一面又用女儿威胁古娘子不要再入香行。

张爱英找到古娘子的时候,算是古娘子最落魄最狼狈的时候,夫家闹腾都不是最可怕的,主要是原来的东家妻子把她当成了狐狸精闹事,早都把人辞退了,还追着不放。其实那东家确实在外头有人,可压根儿就不是古娘子,东家是生意人,分得清利害关系,古娘子这样的人才,又不是多么好看,那就好好培养成店里的左右手给自己打工赚钱,谁会弄成小情儿啊?

张爱英找到那东家妻子想要把事

情说开,那女人居然还威胁她不要用古娘子。

然后张爱英跟她沟通讲道理才发现,人家还不是弄错了,就是成心的。她能不知道自己男人在外的另有其人?但那不是不好动嘛!所谓柿子捡软的捏,古娘子对她来说就是那只送上门的鸡,杀鸡儆猴就是这么用的。把张爱英都气得心里骂娘,好家伙,人家辛辛苦苦给你打工赚钱,结果你两口子的破事儿解决不好还拿人出气,真把打工人当牛马了,这是毁人名声不够啊!

也就是古娘子经历的磨难多了,换个女人被泼这样的污水,都已经被赶走辞退了,还被人天天在门上泼大粪,不被外界的议论逼死也得自己把自己憋屈气死。

古娘子算是熬了下来,但也不可能真就忍受一辈子,她唯一的女儿还在益都府,更不可能如那东家妻子所愿离开益都府好让她立威,那都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