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自作聪明(1 / 2)

而在县城,最直观的反应就是涨价,什么都涨价,粮价涨的最厉害,其次就是水。

县城也不是每家每户都有水井的,有些是一个胡同有一口井,胡同里的人都去打井水吃用,还有一些连胡同水井都没有,于是县城里也有专门去打了水送来卖的,平时也不贵,小老百姓都吃得起,挑水来卖的人也就是赚个辛苦钱。

但是随着旱情加重,很多胡同井水也变少,一开始还有些二流子以为能抓住机会,试图通过霸占古井收费捞一笔,还是苏县令下令整顿,何天佑与方东明各自带了人全城跑,才把这股歪风邪气镇压下去。

即便如此,也不能遏制住水价飞涨。物以稀为贵,这也是没办法的问题。

就连张爱英这院子的井水都干涸了。

当然,这是只有张爱英知道的事,因为她在发现苗头的时候,就立刻想办法连通了系统农场。

她系统农场也是需要灌溉的,农场中就有一条大河,之前张爱英并没有多么在意这个事情,毕竟,这个农场对她而言,虽然能够将成熟的作物提取出来,但是她自己不能进入,那不管系统给她提供多么真实的3d体验,就还仍旧停留在一个游戏阶段,张爱英也不过是进行游戏操作完成包括播种灌溉等等在内的流程,里面的山川河流自然景观对她而言自然也不会有太真实的感觉。

直到这次史无前例的旱灾来袭,当看着小

清河干得像是大地露出的伤口,张爱英就动了念头,既然系统农场的作物都能提取出来,那河水呢?是不是也能具象化到现实中来?

这念头乍听大胆不可能,但其实想想还真就是那个道理,作物都能取出来,那取点水出来,应该也不是难事吧?毕竟系统都解释过,那农场并不是张爱英以为的什么游戏成真了,那是本来就真实存在的一处地方,只不过是通过系统的科技手段连接到了这里。所以,用系统的高科技再引点水出来,那不是顺手的事儿吗?

虽然这么想,但是跟系统的沟通也并没有那么容易。也亏得上次乔多禄考中小三元,系统又给了一大笔的奖励收入入账,那真的是很大一笔,一度让张爱英都怀疑,自己这穿越生活系统莫不是本质上是科举成才系统吧?不然为何乔多禄考个科举,现在也不过就是秀才,就能有这么一大笔的奖励收入,远超之前的所有收入,真是奇了怪了。

当然,张爱英不会承认,她是有那么一丢丢嫉妒的。不过后来也想明白了,大概是跟她有关的都能得到系统奖励,毕竟乔多禄科举,也是能给她增光的,要不说科举考试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呢。看看泸县那个王家,不也是因为出了个吏部侍郎,那是整个家族都飞升了。额,当然,落得如今这下场,那也是自找的。而对张爱英来说,作为乔多禄的

母亲,一旦乔多禄能往上考中,最先受益的就是妻子和母亲,封建社会不给女性自己出头的路子,也就只能靠儿子靠丈夫了。

不过,就这么大一笔收入,为了获得农场里的水,张爱英全都给花出去了。

真的全都花完了,对此张爱英只能安慰自己,没事儿,就当根本就没有过这么一笔钱算了。意外之财,来得快去的也快。

倒是成功连通了之后,院子里的古井就不再干涸,甚至相比周围已经明显水位下降甚至干涸不出水的井,他们院子里这口井仍旧保持了较高的水位,一家人用水都不受影响。但张爱英还是叫一家子都注意节约用水,不然哪怕是独门独院的,有心人注意观察的话,还是会被看出端倪。在这种时候,用水还跟从前那样就是纯纯的铺张浪费,那就太扎眼了。

起初张爱英还想过,有富余的水可以分给县城一些缺水的人家,但很快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还是那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她又不能帮助所有人,也没办法将系统农场的河流再给引出来分给整座城,就还是低调行事为妙。

即便如此,因为不用出去买水,他们院子井水的情况还是被人察觉了。

然后,麻烦就上来了。也不是别人,还是跟这院子的前房主相关。

说来,这院子买下来的过程也挺曲折的。

一开始只是租,因为张爱英当时手中的钱款不足,还要留着开店

用,哪怕很想一步到位,也没有急着买下来。

后来店开起来了,手里的资金也开始宽裕,主要住也住习惯了,她就想着干脆买下来得了。然后问题来了,竟然冒出了两个房主,都说自己才是这小院的主人,两方扯皮差点还把张爱英一家都赶出去。

但凡换个人,可能都被拿捏了。也就是张爱英不仅没受欺负,还顺带帮了一把真正的房主。

原来,这房子是房主母亲留下来的嫁妆,母亲早死,父亲再娶,按这世界的法律和规矩,母亲的嫁妆留给亲生儿女,这房子也就给了她。当时父亲和继母生意做得好,加上这房主嫁的也是个好人家,他们想要拉拢亲家,又想表演一出慈父良母的好把戏,对这小院子也就没那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