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1 / 5)

王崇古其实不明白,陛下执意要用王一鹗,这是有风险的,沈一贯、范应期等人,则是没有这种风险,至少在不存在王一鹗这样的立场问题。

官场上不讲立场,才是千奇百怪,陛下是手刃徐阶之人,王一鹗作为京畿府丞,对此是非常清楚的。

但陛下还是用了。

“王一鹗从履历上看,还是值得肯定的,但也不是非用不可。”王崇古选择了有话就说,他的问题,其实也是廷臣的问题,到底是哪方面,让陛下非要顶着廷臣们的反对,力排众议启用王一鹗。

去绥远、辽东边方不毛之地的人不多,可是去山东当巡抚的人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他抗过倭。”朱翊钧看着廷臣,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廷臣们瞬间了然,原来是因为王一鹗也是出身抗倭,所以陛下才会如此力排众议,非常合理。

一刻钟后,京营锐卒豪取前三,狠狠的扬眉吐气了一把,把决赛变成了内战,扳回一城。

战报源源不断的传到了观礼台,冯保和张宏确定了情报后,将代表着双方态势的红蓝小旗插在了沙盘之上。

“算你们京营厉害!”凌云翼想了半天,最终还是承认了这一结果,有没有骑营都是落败,这还是演练,要是实战,只会输得更快。

客兵首尾难顾,落败,但打到最后,京营锐卒也只剩下三百人了,在完全优势之下,客兵依旧狠狠的撕下京营一块肉来。

斥候开始刺探,京营的斥候都是三人一组,而客兵则是以单人为主,在刺探之时,京营就处于了优势之中,京营仗着情报优势,开始设伏,而后一个百人队出现在了客兵的面前,佯装不敌败退,客兵追击,陷入圈套,三百人被全歼。

从速从快修建十王城,这不是郑王的意思,是河南地面的宗藩们共同的意思,到了天子脚下,皇帝陛下总不能再看着老朱家的人沿街乞讨了吧!

新政的风,终于吹到了宗藩!

王一鹗在嘉靖三十三年出任南京刑部主事,同年为南京刑部郎中,彼时因为欠饷,南京地方军兵哗变,王一鹗单骑前往安抚,阻止了哗变。

这已经不是胜负了,是两位大司马的面子!

嘉靖以来,只建藩了景王府,景王府还因为绝嗣国除,嘉靖四十五年、隆庆六年、万历十年,一共61年时间,大明未曾成功建藩一次,大明宗室的确是繁衍昌盛,但和皇帝已经逐渐成为远亲,亡国蛀虫的罪名,是万万扛不起来的!

朱翊钧对郑王迫切的要求持有保留意见,他又令人去信给其他王府,看看各大亲王们怎么说,左右要等戚继光凯旋,不如多问问,多看看,看看这些亲王的意见,不仅仅是河南,其他的王爷也都问问,要是答应了,再用这个理由谋反,那朱翊钧平叛就是师出有名。

在朱翊钧的认知里,派系问题可以稍微往后退一退,至少在那个年代,在倭寇逞凶,都不敢抵抗的情况下,王一鹗做到了拒敌,甚至还击退了倭寇,那政治立场就是以大明利益为先。

“我升官了。”王一鹗取出了一瓶国窖,摘掉了瓶盖的泥封,在张经和李天宠的坟前倒了两杯酒,突然狂笑起来,大声的说道:“我升官了,徐阶死了,我还能升官,哈哈哈!”

平倭荡寇,浙抚朱纨自杀明志,浙抚李天宠被杀,六省总督大司马张经被杀,若是继续因为打胜仗而锒铛入狱的话,那这倭患何时能灭,海波何时能平。

演练当然不是真刀真枪,火铳减药之后,换了木底橡胶丸,疼还是很疼的,但不会真的死人。

凌云翼回京的阵仗很大很大,他带着一千五百客兵,招摇过市,威风凛凛的回京,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凌云翼又回到了京师来,他甚至没有走朝阳门,而是走的德胜门兵道入京。

朱厚烷在书信里大哭特哭,哭的内容是朝廷终于想起来了他们,郑王在哭穷,郑王在表示请命皇帝快快营造十王城,从快从速,把河南地面的王爷们都迁徙入京吧!河南这片地方,他是一天都不想待了!

他笑着笑着就哭了起来,十六年了,自从徐阶不是首辅之后,王一鹗的前途一片灰暗。

徐阶有什么好平反的?他贪腐钜万是假的吗?他不干人事是假的吗?他反复违抗圣命,在死亡边缘的横跳,最终触怒了皇帝,是假的吗?

徐阶他有冤屈吗!

王一鹗心情极好,快马加鞭向山东赶去,他知道,履任山东,干得好,自己平步青云,进入文华殿成为明公,也不是不可能,而且经过了凌云翼的梳理,山东的局面,不要太好做!

而此时文华殿通过了凌云翼以兵部尚书总督河南山东的重大人事任命。

碰上张居正这样的座师,那还好点,碰到徐阶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徐阶这种贪墨钜万,什么都敢拿的人,从不会为了门下走狗的前途和别人发生冲突,徐阶只会把人给卖了数钱。

没有了光,又如何追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