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九鼎到洛阳(2 / 3)

秦功 下雨我带刀 2266 字 1个月前

裹,裹起来的大鼎,足足需要三十来个人前后用巨木一同挑着。

这一幕,让无数百姓纷纷吸口凉气。

“好大啊!那就是九鼎?”

“好大!可惜不能见到传言中的九州图!”

“别想了,九州鼎是白衍献给秦王嬴政的,嬴政尚未见到,世人又怎可观之!”

在嘈杂的议论声中,望着沿途一个个手持长戈、利剑的铁骑将士,还有那些城吏、秦卒,所有人纷纷让路,不敢阻挡。

望着那口大得让人心惊的大鼎规模,几乎所有人,都纷纷惊呼出声。

很快。

在一些在楼铺二楼、三楼的人,看着大鼎的规模,都纷纷皱眉,但好在这些人似乎都知晓什么,故而忍下心中的意外。

然而在一些老者眼里,则有些惊奇的对视一眼,似乎没想到那秦字黑布下的鼎,倒是不小,可惜似乎鼎的四周应该裹上干草之类的,防止途中碰撞,这让他们都无法具体的看到具体的棱角以及鼎身、鼎脚。

不过想到十里亭以及宋家的事情,一个个老者都感觉怒火中烧,望着街道上那用秦字黑布裹起来的假鼎。

假鼎,永远都是假鼎!!!

洛阳城内。

荀朔与鸠跟着冉武来到府邸。

白伯、白岩、以及白平,此时全都在院子内,当见到荀朔与鸠的时候,白伯等人纷纷拱礼。

在冉武的介绍下,荀朔这才得知眼前这些人,都是白氏一族的人。

“荀氏,荀朔,见过诸位!”

荀朔拱礼道。

话音一出,别说白平,就是白伯、白岩都纷纷面色一怔,互相对视一眼后,看向荀朔,满是严肃的拱礼。

很久之前他们便从白衍的书信中,得知荀氏荀朔的事情,如今见面,既使是白氏,白伯与白岩都不敢有丝毫轻视怠慢。

平阳白氏出名是因为武安君白起,而白起乃武将,而荀氏出名则是因为儒家、大集成者而得名,在天下士人眼中,地位非同寻常,就是如今深得嬴政信任,并且掌管秦国律令的廷尉李斯,便是其门徒。

故而见到荀朔,白伯、白岩的出身,对比荀朔,还真不一定能说得出口。

“吾等听闻得知九鼎,便在此等候,请!”

白伯率先开口。

其实来到洛阳,一开始并非九鼎的事情,对于九鼎,原本他们是打算在咸阳,与白裕一同等着即可,不曾想在冯氏,以及父亲白仲的安排下,白平的事情终于有结果。

白平到洛阳,担任主吏掾!

比起县丞、县尉等要职,主吏掾看起来地位不高,但这可是洛阳,而主吏掾掌管群吏进退,可以说白平这个官职,看似不高,但实权却极大,而且不仅能借此收买人心,打理洛阳士族关系,更是为日后升官而打下基础。

所以得知这个职位,白氏一族的人都十分满意,并且白伯、白岩亲自送白平过来赴任,也顺便见一见冉武。

“请!”

荀朔见到白伯的邀请,想了想,也伸手示意。

齐国临淄。

随着秦国丞相隗状被刺杀的消息,在城内传得沸沸扬扬,涉及齐秦邦交,稍有不慎便会引起交战,故而城内四处都在戒严,随处都能见到齐国士卒在街道上,四处搜查的身影。

但凡说不出来历,以及可疑的人,都会被齐国士卒调查,若是调查不出来,便是直接抓起来。

而在城门亦是如此。

由于戒备甚严,以往很快便能通行的城门下,三十多名齐国士卒正在仔仔细细的搜查进出的行人,从下往上看去,就是城上的城道中,驻守的齐国士卒,也比往日多出数倍不止。

很多乘坐马车的士族子弟,亦或者官员,都不免有些抱怨,但面对搜查与戒严,谁都要忍着。

毕竟是秦国丞相被刺杀,如此严重的事情,谁都不想与其沾上半点关系,到时候被当做替罪的人,有怨都没地方说。

不过也有例外。

随着一辆精致的马车,在齐骑的护送下,快速来到城门下,面对搜查,马车内直接走出一个发福的中年男子。

若是水寿在这里,见到男子定会恐惧得发抖,因为这名男子,赫然是此前命人打断他腿的田假。

“让开让开!吾乃王室,可要搜查否?”

田假比起当初,又要发福一些,显然没少吃好喝好,不过此刻田假的脸色满是不耐,显然若非秦相被刺杀,他田假也不会如此着急赶回临淄。

在自己的封地多好,美人美酒,多是惬意。

“不敢!”

看守城门的齐卒,哪里敢阻拦田假,纷纷让路,其他百姓也纷纷退让到一旁,生怕得罪这个他们这辈子都得罪不起的权贵。

不远处。

一辆马车上,耐心等待着的中年男子,也见到这一幕,不过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