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教科书人物:普希金之悲哀(3 / 4)

还会与两年来一样。这就是1836年普希金收到匿名信时的娜达丽娅及她的表现。

至于娜达丽娅与沙皇尼古拉一世是否有亲密关系,这很难说,但我想,仅以上所述,娜达丽娅的行为足可以使人们认为,她给普希金戴了″绿帽子″。这绝对不止一顶两顶,可能呈两位数。

决斗

自收到匿名信之后,普希金坐卧不安。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妻子的荣誉,他毅然决定向丹特斯发起挑战——决斗。

对于普希金来说,荣誉高于一切。

收到普希金挑战书后,丹特斯的义父,荷兰公使老格尔恩顿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意识到,义子的行为太过分了。

同时,他也清楚,普希金对于俄罗斯意味着什么。决斗,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都是不愉快的。

于是,他开始四方奔走,多方斡旋,以避免这一悲剧的发生。

结果,安排了丹特斯与娜达丽娅的大姐叶卡捷林娜结婚,并于1837年1月1日举行了婚礼。

至少从表面来看,给人们的印象是,丹特斯追逐的不是娜达丽娅,而是她的姐姐叶卡捷林娜,从而给普希金收回挑战书下了一个台阶,挽回了荣誉。

丹特斯在这桩婚姻中的确扮演了一个不幸的角色,叶卡捷林娜不但长的不漂亮,而且比他大6岁,丹特斯的心理极不平衡,这不公平!??╭╮??

甚至连沙俄皇后都为他打抱不平:″我很同情他,他这是一种宽宏,还是一种牺牲?″

就在一场风暴看似过去,紧接着晴天之后,其实孕育着一场更大的风暴。丹特斯与叶卡捷林娜结婚之后,他利用自己现在是姐夫的合法身份,更加大胆放肆地追起娜达丽娅来。

只要那里有娜达丽娅的身影,那里就有他丹特斯。他公开地挑衅地为娜达丽娅的健康干杯,邀请跳舞,大声地说着恭维话。不仅如此,他通过别人约娜达丽娅与自己单独约会,独白自己的爱情,并用自杀来威胁对方接受它。

在丹特斯的进攻面前,娜达丽娅陷得越来越深,她没有发现自己的这场游戏有多危险及其严重的后果,她甚至不顾丈夫禁止她参加一切年轻人聚会的命令,依然我行我素,四处招摇。

正如索非亚·卡拉姆津娜在写给弟弟的信中所写的:

″我沉重地告诉你这个发生上周三的悲剧,就在那一天,那一刻出现了可悲的结局,可怜的普希金,可怜的人!”

自从那天收到了那封卑鄙下流的匿名信之后,三个月来,他的精神上遭受了多大的打击啊!就是这封匿名信,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是这个悲剧产生的原因……但引起决斗的具体原因,人们认为,是在上个星期六沃龙佐夫家的晚会上,当普希金看到妻子与丹特斯在一起亲密地谈笑,跳着华尔兹时,他的愤怒达到了极限。

还有这位不谨慎的女人一点也不介意星期天在麦雷尔斯基家,星期一在维亚泽姆斯基家再次与丹特斯见面!

″马牛不相及 面对这样″贤惠″的妻子和无赖的连襟,普希金纵有诗歌才华,此时也无济于事。除了决斗,他毫无选择了!

于是,他再次发起决斗挑战,并确定了极其残酷的条件:双方射击的距离只有十步,并且在第一次双文都没有射中对方之后,决斗再重新开始,直到有一方倒地为止。看来,普希金真的拼命了。

普希金与丹特斯决斗。但没想到对方先开枪,他挣扎着向丹斯特开枪射击,以为射死了丹斯特,就放弃了第二次射击机会,但击中的只是丹斯特军服上的一颗金属纽扣,丹斯特装死得以侥幸逃生,荷兰公使宣布决斗结束,普希金要求补上第2枪,被公使拒绝,他受了致命的重伤。被抬回家后,他在痛苦中安慰娜塔丽娅:“你放心,你没有任何过错!”

当剧痛难忍时,他就让她走开,不愿让她看着自己受伤痛折磨的样子,嘴里不断地说:“我可怜的妻子!”

并派人去安慰她。在疼痛间歇时,便把她唤到身边,反复向她解释,她是无辜的,他永远爱她……

给普希金治伤的御医阿连特目睹了这一切,感叹道:“对普希金来说,没有被当场打死是他的不幸,因为他受尽折磨,痛苦不堪。但对他妻子的声誉来说,他活着回来却是不幸中的大幸。因为所有在场的人都看到她的无辜,以及普希金对她忠贞不渝的爱情是毋庸置疑的。”

弥留之际,普希金嘱咐娜塔丽娅:“我死后,你带着孩子们到乡下去住。为我服两年丧你就嫁人,一定要嫁个正派的人。”(这一段你们信吗?反正我不信!虽然说我收集到的相关真实历史资料是这样记载的)

1837年1月27日,星期三,决斗在离彼堡不远的黑山进行,结果出现了本文开头中的局面。伟大的诗人死了,他的妻子被人们唾骂,是她害了普希金。普希金成了她美丽姿色和轻佻行为的牺牲品。

之后丹斯特被降为列兵,驱逐出国,他带着妻子到法国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