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守护的是大明? 衣冠? 忠义?(2 / 3)

个时代反抗异族所不能比的,哪怕两宋之交或是宋末都无法与之相比,衣冠问题涉及到整个华夏的价值认同这一点几乎是所有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的共识,所以那个时代,出生农民军的李来亨,不见得比士人欠缺什么民族意识。

李来亨青年时代刚好经历了顺军在陕西的大败,顺军由盛转衰,无数战友死在清军手里,这种痛苦和对清军的仇恨比其他人更强烈,毕竟是在得到天下的咫尺之遥被清军打下了地狱。

此外,天下沉沦已是板上定钉的事,问题是谁来为这件事负责,清军入主中原的借口是吊民伐罪,以农民军为死敌,这一点天下皆知,

如果李来亨率顺军残部投降,那就是坐实了清方吊民伐罪的借口,当年在南都莺歌燕舞,不知所谓,勾心斗角还活到了最后的人,定然会掌握话语权,将顺军这个群体以不忠不义的形象登台与收场,与其遗臭千古,不如守着忠义二字奋战至死。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明末那段历史深深吸引着我,并让我沉醉其中的原因。那段历史是士大夫们和社会精英的滑稽戏,却是近代以前匹夫们,那些在史书上大部分情况下都占不了一行的人最光辉夺目的时代,我看到了普通人身上层出不穷的勇气、不屈、忠义、尊严。

最后我简略罗列一下自李来亨之后的反清复明斗争

(吴三桂那三个反王不算,同时郑成功也不算入其内,毕竟他是历史教材所宣传的,人尽皆知)

康熙十二年,杨启隆假名朱三太子反清复明……

康熙十七年,福建蔡寅,自称朱三太子,纠众数万,克泉州,打漳州……

康熙四十六年,一念和尚借朱三太子名义反清,建号“大明天德”……

康熙六十年,台湾朱一贵,自称“中兴王下大元帅”反清复明……

雍正六年、七年,浙江、山东先后有百姓托名朱明后裔抗清……

雍正八年、十年,四川、广东百姓打出“朱四太子”旗号抗清……

吕四娘刺杀雍正……

乾隆朝,牛八教(隐喻朱)首领,以胜朝嫡裔名号反清,持续几十年……

白莲教鹿邑人王发生,亦称明裔朱姓,反清复明……

乾隆退位,白莲教大起义,也就是川楚教乱(从公元1796年-1804年),席卷十余省,保守估计死亡人数约1,600万,但因川楚教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接近上亿……

嘉庆十八年,李文成自号“大明天顺李真 主”(暗喻复辟成功的明英宗)反清复明,这一次更牛,直接在清廷大内太监的引领下自东华门、西华门攻入紫禁城。

道光三十年,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大起义,这个不用说,人人都知道。

咸丰三年,闽南人黄威自称“汉大明统兵大元帅”反清复明,同期上海小刀会,打起“大明国统理政教天下招讨大元帅”大旗……

光绪二十八年,洪全福印制《大明顺天国南粤兴汉大将军讨清告示》,在广州反清复明……

宣统三年,鄂军朱滨偕,自称朱洪武之后,自立为王,起兵反清。

同年,辛亥革命爆发,至此,“反清复明”才逐渐断绝。

但是,直到民国十八年,太行山山区,仍然有百姓始终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

我只罗列了一部分影响比较大的。

有清一朝,被记载的起义,超过三百次,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占据八成以上。。

而这么多起义的背景,却是建立在来自平民百姓出身的进士,从明朝的495,变成了清朝的10。

并且,明朝的这个数据,是纯粹平民。

若是放大到“上三代皆非实权官吏”——明初为7232,明末为6073。

(数据出自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中清老先生{李老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之子},担任两国科学院院士何炳棣老先生。这两位老先生的数据,应该没有人会有异议吧。)

这代表着什么?

——清朝文盲率的滑破天际。

试想一下,就在老百姓文盲率如此之高的背景下,还有这么多人打着大明旗号反清……

谁好谁坏,还用说吗?

古人已经用切身行为,告诉了答案!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在广东这个富裕之地,做过调查,就算是广州周围,清朝识字比例是400--500比一!

而且,就算到了太平天国爆发前,清廷的维持法宝,依旧是——残酷虐杀。

外国传教士很多人,都记载了这样的场景——广州郊外,一次性砍掉数百颗脑袋的残酷镇压,是很常见的。

试想一下,这是在清朝整整持续了250余年的残酷文化大灭绝的背景下。(也就清末,统治力不行了,这才取消。)

那么,在明朝当时,百姓对明朝又是什么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