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巾帼(6)(2 / 3)

头,看见黎京安一眼惊艳。

那天界书写的有关纪青黛和韩战先的话本子中,对黎京安的外貌描写像极了戏剧里的反派角色,说什么细长吊梢眉,长相刻薄,一脸苦相。

可是现在她眼前的黎京安牡丹国色,端庄大气,全无半分阴毒刻薄。

黎老夫人手里捻着佛珠,问道:“你是女子?”

“是,老夫人。”梨落躬身说道:“当年,草民和哥哥带着收成去城里交粮税,没想到匪军冲进了城内,四处劫掠杀人,是两位小将军救了草民和哥哥,又再三照拂。”

说着,梨落呈上玉佩,“后来哥哥从军,随元帅和两位小将军死于落雁山,草民此次来京,贸然叨扰,实在也是生活所迫。”

丫鬟将玉佩递给老夫人,黎老夫人抚摸着玉佩,忽然老泪纵横。

这块玉佩,还是当年中秋月圆,守城和守军马上射箭的彩头。

当日是老二守军棋高一筹,得了这玉佩。

谁曾想,当年意气风发,鲜衣怒马的两个少年郎就这么一点预兆也没有的死在了边关,甚至连一副完整的尸身都没有带回来。

“母亲。”黎京安垂了垂眸,敛去眼下的湿热,劝说了几句,黎老夫人点头,手紧紧的握着玉佩,不愿松开。

黎京安深呼吸一口气,看向梨落,出来主持大局,“武姑娘,你的来意我明白了。这玉佩我们收下了。在你能在京中站稳脚跟之前,你且可安心在将军府住下。”

“多谢黎小姐。”梨落抬头,深邃的目光落在黎京安身上意有所指的说道:“黎小姐,两位小将军对草民有恩,如果日后有需要小民的地方,尽管吩咐。”

黎京安笑了笑,并没有接这个话,只让人将梨落带去客房。

梨落的东西很少,到了客房之后,也不需要怎么打理。

梨落计算着时间,韩战先被她打了一顿,身受重伤,不宜舟车劳顿,所以三天了,她都到了京城,韩战先和纪青黛还没到。

这就有了时间差,够她操作了。

梨落放下东西,又写了一些东西,借口需要再买一些日常用品出了将军府,来到了茶馆。

茶馆内,说书先生周围声说着书,时不时地传来几声喝彩声。

这位周围声可是京城中的铁嘴,名声响,技艺高,不管是多么无聊的故事落到他的嘴里,那都能说出花儿来。

而梨落要的就是这个。

等周围声说完了,梨落找上了他,扔给他一锭银元宝。

“哟,姑娘,大买卖啊。”

说书嘛,不管声名再大,那都是为了生活,为了钱,有钱啥都好说。

周围声立刻换上了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姑娘,可是有故事要小老头给您宣传宣传?”

这年头,书生也好公子也罢,都好名,时常有些酸书生或者贵公子,写了些狗屁不通的故事,让他这个经验老道的老说书人给润润笔,或者在茶馆饭馆里说上一说,涨涨名气。

周围声以为梨落也是哪家书生公子哥里的下人。

梨落拿出一叠新写的美女救英雄旷世奇缘的故事递给周围声。

这故事刚写了个头,正好写的就是纪青黛和韩战先这一出失忆成亲,也多亏天庭那精细琢磨广为流传的话本子,梨落才能在原有的精妙故事,精彩文笔的基础上随便改上那么一改就能引得周围声才看了两页帛书就看入迷了。

周围声一页一页看过去,一会儿皱眉,一会儿笑的,到最后一页,他傻眼了,怎么就没了?

“后面的呢?”周围声迫不及待地追问。

“还没写呢。”梨落一边喝着茶一边说。

周围声快步来到梨落跟前,“这位姑娘,这故事是你家公子写的?”

“你可以这么认为。”

“那让我来说。”周围声甚至都把银子还回去了,“姑娘,这故事,我来说,保准今儿个说,明儿个就火遍整个京城。”

梨落垂眸扫了桌子上的银子一眼,又把银子推回去了,“故事呢,你说,钱,你也照拿。你放心,今天找你,就是看上了你铁嘴的名头,不会考虑旁人。”

“嘿嘿。”

既然人家金主都这么说了,那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周围声立刻将银子收进了袖口,“那……这后面的故事……”

“还是你的,等我家主子写了,我就给你送过来。不过……”梨落抬眸一笑:“我家主子写得慢,怕是还要等上一等。”

“这等好故事,写得慢怕什么。”周围声勾声讨好地说道:“这好故事啊就像那勾人的姑娘,越是难得,越是勾人。”

两个人就此越好周围声拿着稿子再回去琢磨琢磨,等明儿个准备好了就开始讲这一出《啼笑缘》。

第二天,周围声乐呵呵地上了台。

梨落站在二楼,抓了把瓜子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