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越来越接近胜利(1 / 2)

大半个月不长,也就是二十来天。

外人看“安居”有条不紊地做好了所有可以做的事,关店转让很顺利、大幅度裁员很顺利、部分人员调整很顺利、以逸待劳很顺利,甚至包括已经展开的检查也进行的很顺利。这些顺利表面上看波澜不惊,外人不以为意,像是理所当然,只有“安居”内部上上下下的员工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付出了努力和艰辛,所有波折加起来大概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而首当其冲的舒灏然更是承担了最大的压力和最重的负担。

[竟然一点机会都没找到,真是一群废物!]

白萍和舒易辰在这二十多天里,没能找到半点舒灏然落单的机会下手,保镖一直如影相随,经过上次小巷子里的意外后,阿胜的哥哥不会让同样的失误再次出现,所以一口怨气堵在母子俩的胸口纠结不散,从来不会白白吃亏、任人欺负的他们,在无法对舒灏然下黑手的情况下,绞尽脑汁对风雨中飘摇不定的“安居”,做足了落井下石的事情!这些隐藏在黑暗里的狠戾不为人知,舒灏然却如同会魔法似的,轻轻伸出双手,替“安居”撑起一圈防护罩,冷静沉着,不疾不徐地化解了所有危机,用四两拨千斤的“打法”,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以柔克刚,以退为进。

[你是说买家一点不为所动?怎么可能?我们出的价钱……]

“安居”要关店转卖,买家是舒灏然一早就找好的,这其中包括乔帮他找来的当初和他妈妈熟识并一起探险的有钱人,包括感念老爷子曾经的相助并有资本投资的富商,也包括像阿胜这种说服了父亲直接慷慨解囊、冲着舒灏然自身魅力去的买家……这些买家稳如泰山,他们不是在“安居”陷入困境时趁火打劫,而是在关键时刻伸出援助之手,

所以岂是“舒氏”的几个臭钱可以撼动?

[为什么没闹?不可能完全没有瑕疵,劳资纠纷是裁员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更何况他裁了那么多人!]

裁员,必然牵扯到劳动法和经济赔偿,舒灏然把这件事交给了他的律师团队,这个团队一共三个人,两男一女,有着高级别的专业水准以及许多年来和舒灏然建立的默契,他们帮他计算了最低赔偿金额,帮他避开法律的偏差,同时建议他和所有被裁减的员工做一次有效沟通,以免不必要的胡乱闹事。舒灏然一一照做,关店裁员是不得已的做法,但他不指望能得到人们的体谅,所以他没有过多解释,说很多过去和现在,而是说了未来,他对所有人承诺:将来“安居”重新来过,应聘时在座各位如果还想回来,一定优先录取,决不食言!这句承诺让“舒氏”的暗中挑拨泡了汤,人们得到了应得的赔偿,也得到了一个关于将来的希望,这种情况下当然不会再有人没事找事的去“安居”瞎闹。

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整个动荡期内不胜枚举,就好像高手过招,你来我往,白萍和舒易辰气势汹汹,看似直取要害,却又每每落空,招招失手,舒灏然所有前期预见性的排兵布阵,在这时成效显著,让白萍和舒易辰无计可施,只能一次次“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不得不耐下性子吞下懊恼,继续寻找和等待其他机会。

[今天开会,我首先要感谢在座的各位,是你们的努力,让‘安居’这艘小船在风浪中没有覆灭。]

当然,面对大大小小的“算计”,光凭舒灏然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完全对抗的,“安居”留下的员工都很给力,各就各位,各司其职,上下同心,其利断金,而这中间大部分功劳来自于王东林的最后一次会议,来自于人

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员调整方案,来自于凌慕安悄悄奉献的所有力量……从一个点扩散到一个面,再到一个维度空间,小小的正能量积少成多,患难与共的情怀渐渐成为企业内部文化,最终成就了落难时的“安居”,意料外的强大。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到了“安居”差不多稳定下来、只等着一项项检查过关的时候,“肖鹏受贿”以及之后牵连出的消防系统廉政大检查,都有了新进展。

首先,肖鹏承认了受贿行为,具体对象和金额都老老实实进行了交代,但始终否认收过“安居”的贿赂,声称照片里那些只是他以叔叔的身份和舒老爷子的孙子吃了顿饭而已,并不是网上说的那样;其次,为了减轻责罚,他交代了一些其他人行贿受贿的事实,某些暗箱操作的潜规则被打开了缺口,上级一查到底,掀出了好几个人,一边审讯一边继续深挖,这件事一发不可收拾,眼见着越闹越大;最后,连带效应渐渐开始显现,有些拿到合格证的公司和企业,被告知合格证无效,必须重新接受检查和审验,同时因涉嫌行贿他们还需要配合等相关部门进行调查问话,一时间做过亏心事的人们都慌张起来,左右打听,只怕头上一根棍棒,不知道哪天就打下来,打在自己身上。

一切都按照舒灏然的计划进行着,白萍和舒易辰太过关注于“安居”和舒灏然,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而忽略了那个连带的危机,正在一步一步靠近“舒氏”。

[你听说了吗?舒总好像又进医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