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说服(2 / 3)

青诡记事 胖哈 2116 字 1个月前

最后,罗非白手指指了下笔墨纸砚,“那几条路里面,哪条路最短?你可知路径?”

江河立刻拿出纸笔画出了一张大概的路径地图,甚至连学院的一些建筑都清晰在目。

“我这段时日反复走过路径,虽然按照您的吩咐不敢轻易入那三条封禁小路,但从当年为学堂挑担送食材等物的老人那问到了大概的路线。”

“大人您看,这条最短,阶梯蔓延直入山内腹地,不必蜿蜒,若有腿脚好的可以反复登阶,可用半个时辰就到学院了,若是走主路或者现在的那条小路,少说一个半时辰,但也最挨着山谷,听说这条也是当年那位贵客差点掉下去的路径。”

罗非白看了一会,将纸拿到火盆上烧毁。

“现在开始这件事与你无关,不管何人问起,你只说我找你只为慰问以及陈阿宝之事。”

江河应下,但也问:“大人您什么时候动手?额,我不是刺探,只是想着若您要动手,最好尽快一些,赶在山长回来之前。”

罗非白看向他。

江河苦笑:“我也算跟山长接

触多的,曾见过不少官员在山长面前....其实算客气的,我想,山长的话语权威应该比大人您想象的还要高一些,若是他开口不让,没有立足于刑案法规的情况下,您很难查山。”

小小书生,一旦被人点拨,代入官场人情世故,倒是看得挺远。

这出色资质应该更像姜茶跟他那走南闯北博学技艺的爷爷奶奶,半点不随生父。

可惜陈生那货色不知自己命有多好。

罗非白后背靠着椅子,略有笑意,“你是从老先生那听见了什么消息吗?比如山长有信鸽回转消息,得知了本官曾到了青山学院。”

江河尴尬,“大人您也瞧见了山中养鸽子。”

罗非白:“第一天去就瞧见了苞米架子,这些苞米总不会晒来喂你们这些学生吧,自是喂鸽的。”

军中养鸽也是用的这种路数,一般百姓便是读书人也接触不到信鸽这种金贵的存在。

江河不知其中深浅,只当眼前人博学。

“我是那几天瞧见信鸽回笼,想着大抵是山长最近也是惦记县里之事的,所以.....”

江河也觉得有些尴尬跟羞惭。

好像他在山长跟罗大人之间偏向了后者,言行何尝不是一种叛变。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功德若在你身,降于你母亲,这样一想,是不是觉得舒服很多?”

江河恍然大悟,登时没了萎靡惭愧姿态。

————————

出去的时候,瞧见原本回了厨房那边的阿宝抱着一大包东西朝他招手。

“姑姑?怎么了?”

“哝哝,给你。”

塞过来的东西十分滚烫,却带着强烈的麦香,江河低头,瞧见油纸中抱着刚出炉的烤馕。

是外祖他们在外走南闯北学来的手艺,在南方不常见,但他年少时也见过母亲跟小姑姑一起忙碌做馕的样子,刚出炉的,母亲急着用布包好,让他速速送进县里给婶婶他们吃。

好吃的,特别好吃。

江河低下头,抱紧了滚烫的馕饼,“姑姑....你对我太好了,真的,我....”

母亲没了,他又感觉到了血脉亲情。

滚烫滚烫的。

陈阿宝压根没理泪眼磅礴的小外甥,而是快步跑到刚出门的县太爷面前。

把剩下的一把包馕饼塞过去。

太多了,消瘦体弱的大人差点被饼压得踉跄。

罗非白:“?”

江河低头,这才发现自己抱着的是一个馕饼。

而大人....七八个。

怀里的饼好像开始凉了。

——————

罗非白带着饼点了人,又分了一些饼给同行的人,待他们赶到青山学院,个个都吃得饱饱的,干劲十足。

江沉白有些担忧。

“大人,曹山长人脉非同小可,若是您趁着他不在突然查山,查出什么还好,一旦查

不出什么,他要在儋州上官那边告您一笔,可是麻烦得很。”

罗非白:无妨,本官这里有张信礼的供词,既有查案的缘由,法规上无可指摘。

?胖哈提醒您《青诡记事》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江沉白惊疑,“这人不是要护着曹山长,也肯写下关联青山学院的供词?”

罗非白:“没,我让他写了两份,其中下面一部分撕掉,上面一部分提到了红花案铁屠夫,至于铁屠夫关联了多少案子,疑似哪里有受害者,那就是本官说了算。”

——————

拘于礼节,罗非白还是带着一份供词到了学院老先生面前,让后者看完。

老先生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