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踏上征途(1 / 2)

时光转瞬即逝!

转眼之间就到了次年正月十六。

倒是这几个月时光很是平静,杨毅除偶尔会进城拜见陈显外,也会闲时受邀去张晋家畅谈。

平时除了读书学习,也会帮助父母做点农活。都说记忆是消除痛苦回忆的良药,但杨毅想起钟瑶,依旧会心中悲痛。

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总要面对未来。尤其今年对杨毅来说,至关重要的一年。

即将而来的乡试将会在二月举行,乡试举办地方则在江州府。乡试算是朝廷在南北两地重要政务,主考官也是由朝廷亲自委派,地方不得干预。

雁城距离江州有数百里路程,过完年就必须动身。所以杨毅不敢耽搁,早就约上了张晋,就在今日赶往江州府。

一大早,杨毅就收拾好行李。

“爹娘,你们就不用担心我了。一路上,有张师兄作陪,你们放心就好。”

杨大林点了点头:“嗯。你在外多就小心,遇事记得捎信回家。”

“儿子,这些干粮你带着路上吃。”钟氏又给准备了一袋干粮。

杨毅微微一笑:“嗯。”

“钱够用吗?”

“够用,前番靖王赏的银两还没花完。”

“那就好。”杨大林还是习惯性的拿起行李,自顾自的走了。

杨毅见状,对着钟氏一拜:“娘,您多保重。”

钟氏眼含热泪的挥了挥手:“儿子去吧,你在外头好好照顾自己,家里不用你操心。”

“嗯。”

杨毅点头答应,转身跟上杨大林。

钟氏追出院外,含泪目视着父子俩离开。

父子俩一前一后没有言语,不多时来到张员外家不远处的地方。

杨大林将行李递给杨毅,嘱咐道:“在外多小心,不要与人发生口角。”

杨毅点了点头:“知道爹。”

“嗯。”

杨大林点了点头,转身就走。

“爹,您在家多多保重自己。”

杨大林没有回话,孤单的身影渐行渐远。

杨毅背起行李来到张晋家,现在他无需通报,可以直接进后宅了。

后宅内堂,张晋与张员外都在。

“师弟来了。”张晋见到杨毅来了,笑呵呵的起身迎了上来。

“师兄。”

杨毅对着张员外一拜:“见过张伯父。”

“哈哈哈,杨小子,老夫在这里提前祝愿你与张晋及第。”

“谢张伯父吉言。”

张晋微微一笑:“爹,时候不早了,我这就走了。”

“去吧去吧。”

张晋随即与杨毅一同离开。

府门外早就准备好一辆马车,还有一位年轻的壮汉。

“少爷,是现在走吗?”张大力说道。

“嗯。”

张晋和杨毅一同上了马车,张大力马鞭一扬催着马儿前行。

快到城门口时,杨毅瞧见城门口站着一粗布长衫汉子,连忙呼道:“停一下,是我舅舅。”

吁……马车止住,杨毅第一时间下了马车,来到钟和面前:“舅舅,你怎么在这?”

钟和咧嘴笑道:“你不是说今天去江都吗?我就寻思着在城门口等你,就当送送你。”

“舅舅……。”

杨毅满是心疼的看着钟和,这半年来,钟和越发的老的快。才四十出头,竟双鬓生出白发,精神也没半年前那般焕发。

钟和眼眶微微湿润,叹息道:“外甥,舅舅现在是个无用的人了,也帮不到你什么。倒是这半年,多亏你照顾。”

杨毅摇头道:“舅舅千万别这么说,您的恩情,我一辈子也还不清。再说,照顾舅舅是我应该的。”

“不说了不说了!外甥,舅舅没什么送你,这些钱你拿着路上花。舅舅在这,祝你考中举人。”钟和说着从衣袖里掏出一小袋碎银,递向杨毅。

杨毅连忙推托道:“不可舅舅,我盘缠已带够,这些钱留着家中所需,心意我领了。”

“外甥你就收下吧,这样我心中也好过一点。”

“舅舅……。”

杨毅本不想收下,见钟和坚持,也心知他这么做是想尽一点点心意。

杨毅也就不再推托,接过碎银一拜:“多谢舅舅,外甥铭记舅舅大恩。”

钟和咧嘴一笑:“自己家人呢,外甥我就不打扰你了。你路上注意安全,等你好消息。”

“嗯。”

钟和说完,转身走了。

杨毅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好不是滋味,越发觉得亏欠这个舅舅。

“师弟,你舅舅如此疼爱你,将来好好报答就行。”张晋拍了拍杨毅肩头。

杨毅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