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父母的喜事(1 / 2)

杨毅深知古人忌讳,如果不是至亲好友,是不会让外人随意见家眷的。

“师弟,你这就见外了,我既然把你领到后院来,就把你当成密友。难不成师弟嫌弃我不成?”张晋有些不高兴说道。

“岂敢,只是我怕失礼在先。”杨毅解释道。

张晋起身拉着杨毅的手道:“师弟,我这个人很少结交朋友,你算是头一个,你也不用如此见外。”

“是。”

“嗯,忘了介绍,这位并是内人马氏。那日我大婚你也是在场,你写的那联你嫂子对你称赞不已。”张晋说道。

“惭愧…。”

“杨公子是妾身失礼了。”

马氏微微一欠身,随后退了出去。

“好了师弟,坐下说话。”

“嗯。”

“我这夫人自幼喜欢诗词歌赋,也算是饱读诗书了。可惜是个女儿身,那日我将你写的联给她看了,对你很是赞许,非要当面对你感谢一番。”

“噢,原来是这样,倒是我有些矫情了。”

“可不是嘛。”

这件事只是插曲,两人很快交流起来。或许是因为很少与读书人交流,杨毅与张晋越聊越投机。

从诗经谈到策论,又从文学谈到时局,不知不觉夜已深沉。

杨毅不得不告辞离开,张晋更是要留杨毅彻夜长谈。他倒是想,可杨毅顶不住,张晋无奈只好再约时间。

张晋亲自送杨毅出了府门,杨毅提着灯笼连夜赶回自家,好在这里离家不远,不多时回到自己家。

钟氏见自己儿子这么晚回来,忍不住的询问了几句。杨毅也是解释了一番,就回房休息去了。

躺在床上的杨毅,翻来覆去不能入睡,今日听到的消息,让他心里久久不能平复。

这几年一直待在村里,对雁城县以外的事几乎一无所知。无论在什么时代生存,信息都是重要的。

尤其是将来要走仕途,必须要知道大梁是个什么样的状况。更要结交一些朋友,为自己以后的路做铺垫。

官场自古以来就是战场,稍微不留神就是万劫不复。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就必须有一班自己的人。

这一晚杨毅想了很多很多,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梦里什么都有了。

“怎么还在睡?”

今日天气格外晴朗,屋外头阳光从窗户洒了进来,照射在床沿上。

迷迷糊糊中的杨毅,感觉床前有人说话,睁开眼睛就见杨大林正站在床前。

“爹?”

“昨晚你在张员外家?”

“啊?昨天在陈先生家里遇上张晋,我和他一起回来的。在他家中闲聊,不知不觉就谈到了深夜。”

杨毅边穿着衣服边解释道,他也没想到今日睡的那么晚。

“噢,你舅舅怎么说?今日来不来?”杨大林问道。

“应该吧,昨日我和他说了,他也答应今日会来。”

“嗯。”

杨大林点了点头,背着手离开了。

杨毅站在窗前,贪婪的享受了一下久违的阳光。来到院子外简单的洗漱一番,这阳光明媚就是舒适。

不止是他这么觉得,杨大林和中氏也各自搬了条凳子,就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儿子,锅里留着你的饭。”

“娘我不饿,待会中午饭一起吃吧!”

“随你吧,对了你舅舅说今日会来?”

“嗯,本来是想留我在他家住一晚,今日和我一起来的。你也知道舅妈那人,我一到了她家里,就和舅舅吵。”

“哎!真不知道她为个什么。”

钟氏一提起自己这个弟媳,不禁的摇了摇头。

杨大林当即不悦道:“她还真以为谁想去他家似的。”

“你这叫什么话?我那弟媳虽然不是个东西,我弟可没招你惹你。”钟氏一听也不悦了。

“我也没说你弟的不是,你跟我急什么?”

“哼,那你为什么让儿子三年不来往?”

“什么叫我不让?感情你没同意似的。”

“我不是顾着你的脸?”

杨毅见两人吵了起来,无奈的摇了摇头:“爹娘,你们就少说几句。”

“还不是你爹,他不同理。”

“我不通理?我要是不通理,这亲戚就断了。”

“你还来劲了?我弟还不稀罕你。”

杨毅顿感头疼,这几年只要提起李氏,两人就少不了争吵。

想了想还是得转移话题,突然想起钟和说过自己表妹的婚事。当下说道:“爹娘,有件事我还是和你们通通气先。”

“什么事?”

果然两个人一听杨毅有事,立马也不吵了。杨毅微微一笑道:“等下如果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