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揣摩(1 / 2)

说到江南,北人从诗词曲赋和画图里见过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多少楼台烟雨中,但也仅限于此。

皇后日常能接触到的江南人,大约是前朝那些出身江南、任职江南的官员和他们的夫人。

不够用,也不好用。

皇后需要一个能从中取巧,且能洞见关键,还和自己站在同一条线上的人。

巫明丽不像蜀王妃那样风雨无阻的每天进宫问安陪聊,她进宫的频率大约是三天一次,和大多数王妃、皇孙夫人差不多。

昨天才去过,马上又被召进宫,皇后派来心腹王嬷嬷传话,很明确地告诉巫明丽,这趟叫她去,就是和礼王下江南一事相关。巫明丽按自己的习惯,预先准备好各种应对之法。

巫明丽不信,皇后风急火燎的,只有这么一桩事。

她找晴春斋加个点儿,和田趁月一起,将一切最近发生的事都核对了个遍,做足了各方面的应对话术,才在第二天定好的时间进宫。

她早早和皇后问了安,出来与其他外命妇一番社交,到了惯常离场的时候,蜀王妃见她还不走,多问了一句什么事情。

巫明丽回道:“家里马上要有第五个孩子,后来找的几个阿保,都不如娘娘赐的那个好,我今儿找娘娘再要一个好的。”

信王府的孩子又多又壮,反衬得蜀王膝下荒凉,蜀王府才得了四个娃儿,这两天已经去了一个儿子,满府里只剩下凤仙生的那个儿子还活着。

蜀王妃很回避这个话题,听见巫明丽这么说,她几乎立刻起身,拔腿就走。

花厅里头的人来来去去,只有巫明丽和李清秀一直都在,李清秀本就有些老实,姐姐“嫁”后,留下她和李清扬两个,大半年没起诗词社,竟更呆了。她们两人下了一上午的双陆,正经话都没说上两句。

巫明丽感觉到她有话想倾诉,试探着聊了两句,都没踩到点上,李清秀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再想说什么,皇后那里已经空了出来,召巫明丽至小书房说话。

天气热在极致,是转凉前最后的疯狂,巫明丽进小书房时,冰盆架在屏风后,案上摆着浅口玛瑙盘,里头堆着新切的广藿香。

皇后已经脱下了见外客时穿着的花罗大衫,穿着一身微微透出膀子和小衣的杭罗小褂,生绡制的褂染成淡淡的黄色,上有一丛一丛兰草暗纹,说不出的温柔平和。

巫明丽绷紧了一根弦,皇后这手,先制造情景再切入话题,她自己也常用,太熟了。

心里打起十万分小心,巫明丽的动作依然舒展大方,看见皇后如此家常,巫明丽也将外穿的一件青绿绫子大衫脱了交给满姐拿去挂着,只穿一条秋香绿织金杭罗长衫,腰间系着一条裁成柳叶形的深绿色十二片合欢裙,每一片并不全然缝合,飘飘摇摇的,长到脚踝,下露出一点点青纱裤脚和红鞋尖尖。

她拿围裳用的合欢裙当常礼服的裙子穿,也就是没人敢盯着王妃的衣着仔细打量,不然铁定要被人挑失礼。

皇后挑了挑眉:“你的胆儿大。”

巫明丽将合欢裙底边的尖尖片儿摊开来,遮住裤脚,道:“太热了嘛,大夏天穿那多层,我还有个长衫挡着呢!娘娘别告诉别人嘛。”

皇后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吩咐王嬷嬷记下,这样分片式的合欢裙也给她做几个。多适合夏天贪凉!

小小打个岔之后,皇后让巫明丽坐近一些,支着头,将皇帝陛下忽然命陈王礼王下江南一事又提了一遍,再问道:“我记得,你的门客,还有你弟弟,还有小罗将军的兄弟,都在江南?江南有什么故事吗?以至于陛下刚召回蜀王,立刻将老六和老七也派去了。”

巫明丽和田趁月已经对过说法,便将户部吏部近两年统计的江南的粮食、气候、人口变化,以及韩胜子数次上书奏陈、所写之书信的主要内容大约说了一遍,及白银、粮税等事,毫无隐瞒。

因为这些东西浮于表面,皇后未来总会知道的,她若隐瞒,将来翻出一对,皇后不记恨才怪。

很显然皇后真正要问的,也不是这么表面的东西。

巫明丽边说边仔细揣摩皇后的细微表情,以判断皇后心中最想问的,究竟是哪个细节。

可惜整个说完,皇后都没有特别的表示,她多问了一些细节,似乎很关心收成和永泉海港一个月吞吐多少白银,她会恰到好处地发笑或者思索。

但是这些“追问”和“兴趣”都是假的。

直到巫明丽的话锋逐渐收拢,集中到了“巫序和罗琴心去江南所为诸事”,皇后才有了一点点不太明显的重视。

巫明丽就开始盘算,为何皇后对韩胜子在江南办的诸事反应并不大,却对巫序和罗琴心更加关心,明明韩胜子才是那个入仕的人,他办的事情更重要、更官方。

这两拨人有什么区别?多了去了,年纪、性格、家世、婚配……不同的地方,闭着眼都能数出几十个。

那么皇后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