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平明寻白羽(1 / 2)

时已入秋,康妙堂已经换成了暖意的秋季陈设,遍处是浅紫金黄。

制作秋季的陈设和衣物之前,珍珠嬷嬷请巫明丽选今年的搭配,巫明丽问信王府的绸缎铺子和租赁铺子里,剩下什么颜色样式的布匹,得知今年剩了藕荷色、青莲色、蜜合色的缎子、松江棉较多,于是巫明丽便叫多裁浅紫、鹅黄、香色的的来。

果然不多时,京里就刮起了紫色的风,正紫色不好染,相近的藕合青莲好染,分分钟卖光了。

巫明丽的暖阁铺陈,褥子毯子,帘子罩套,以更加偏粉调、更亮一些的粉紫、浅葡萄色为主,点缀些许梅红,搭配麦收一样黄色和天光一样明亮的金色,明瓦窗也换成了白色的,阳光透进来时分外安逸。

桌上的小香炉今天熏的是安息香,甜丝丝的。

小香炉旁边的几个高足糖盏,渐次放着各种小点心和糖果,果子上渍着蜜,汪起甜意。

糖盏前边,是巫明丽写写画画的文房,小砚台边摆着一部尺高的书册集子,《全唐诗选注》。

巫明丽一向很擅长通过颜色、材质、声音、气味,让环境表达倾向她的需求。

就像现在,白羽每天都要在暖阁里进进出出,却没怎么太在意过暖阁的氛围,直到这时候,她紧张不安地走进来,却很莫名其妙地放松了。

巫明丽让她上炕,秋草添了一回茶水就出去了,只留下白羽一个人坐在巫明丽对面。

白羽捧着她的小水杯,才刚长到覆耳的头发绑成两个小揪揪一抖一抖的,惴惴地问:“娘娘,您叫我来有什么吩咐?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

“啊,没有,你不要紧张。算是好事吧。你不是一直想跟着我做事吗,我看你学的不错,打算这就调你过来,今儿起你就寸步不离地陪着我吧。”

白羽和小柔住一块儿,就在寝室东头的耳室里。两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小柔没开窍,巫明丽从没听见她们讨论男女之事。

白天再来个寸步不离,齐活了。

白羽欣喜若狂,跳下地就道谢,谢完往巫明丽旁边一蹲:“娘娘,可是我还没搞懂我的名字呢。”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就是你的名字。你现在知道啦?”

“哦,哦,知道啦。”

“哪,现在你知道了,就完成任务了。你要是想搞明白名字的意思……”

巫明丽将手头那套好几本书的唐诗选注推到白羽跟前:“在这里面,你把该读的书读完了,就知道了。今儿起,我办事的时候你陪着,我出门你跟着,我读书呢你也读书。”

白羽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提她过来,不过有机会不上王八蛋,她抱着那捆比她脑袋还大的书,又鞠了个躬。

巫明丽叫她把书放回去,头发梳理梳理齐整,跟她去书房处理帖子。

白羽跟着秋草打下手很久了,对后院书帖往来算半个熟人儿,伶伶俐俐地就出去了。

虽然是处理帖子,白羽的角色却又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她跟着秋草分帖子、总结帖子,现在她跟着巫明丽,不太好概括主要职责。

端茶递水摆瓜果点心有外面处理好了齐敏送来,白羽就把底下的帖子传到巫明丽手上,瞅着快没墨了磨点墨,纸快用完了拿玉版宣放在旁边,有时候巫明丽让查一下之前的某个帖子,就去把它找出来,乃至核对账单、出入公账的财物、记录要装起来或者拆出来的礼物等等。

琐碎,但充实。

巫明丽去西院也带着她,但不叫她往前面来,就让她在西院书房里头收拾整理,准备今天要用的笔墨和文书。

白羽有时候听见外面男人们说话的声音,好奇地一看,白面书生,黑脸大个儿,矮矮墩墩,细细瘦瘦,说着她听不懂的话,一个闪神好几件事就划过去了。

那些男人看起来比信王殿下好相处,可也就那么样。

巫明丽每次结束一堆事,就问她有哪里不懂,白羽老老实实说:“有两件不懂呢,这也不懂,那也不懂。”

巫明丽笑着把她的一头短毛柔得乱七八糟。

白羽认真上了几天差之后,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巫明丽突然把她随身带着,但总归是好事,她也就不想了。

康妙堂总是特别忙,除了西院和书房的内外两处大事,还有许许多多的杂务。

信王夫妻交游广阔,府里时常有客人来,内眷一起打牌、听戏,男客也得设宴、应酬。

就算都是自己人,闲聊也不是真闲,她们说的是产业经营得如何,喜鹊干得好不好,今年头一年回了多少本,接下来是怎么个期愿,有没有当地的地痞流氓不长眼招惹咱们,要不要去震慑一番,甚至会说起招的哪个跑堂不好,得换了,都怪谁谁谁推荐的自家亲戚,结果这么不中用,等等;

也说最近京里发生了哪些事情:外面谁谁调任了,回京了,离京了,或者谁家添了丁,进了口,老了人,巫明丽懒得动,于是叫徐嬷嬷、刘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