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她的名字(1 / 2)

锦娘家祖业就是医术,只是她不曾专门受教学习,如今少不得要从头学起了。

巫明丽买来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医书,除夕宫宴前还得了皇后的准许,让人去太医署抄书。

书是不缺的,缺好师父。

锦娘家不让女人读书学医,锦娘也不屑于回头找自家兄弟求学,倒是家庙家观的妙恩和广玉,都能行医,还各有专长,其中广玉还有行医的医簿,锦娘便先找她们学个入门,边学边等巫明丽给她找师父来。

没两天就是除夕,这个除夕和新年过的真是兵荒马乱极了。

先是文林侯罗琴心向陛下谢罪一事,他为自己当初编造理由拒婚一事向陛下认真诚恳地谢罪。陛下没舍得罚他,还想给他张罗张罗婚事,他自己罚自己,掏了一年的俸禄,委托巫明丽帮忙捐给收养弃婴的育婴堂。

紧随其后,外面的风声是罗琴心好事将近,只不知是谁家的姑娘。有人猜是赐婚那事儿又重提了,又有人根据罗琴心和信王府走得特别近,猜测是信王某个门客的女儿或姐妹。

巫明丽一直留心着小道消息,不留心不行,哪天传歪了怎么办?

又因为信王出宫建府,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假称出宫麻烦就躲避人情交际,今年各处走动多了起来,巫明丽和李琚也不得不拜访这家邀请那家。

又有碧兰拼死生下的女儿忽然感染风寒高烧不退,最严重时惊厥抽搐,连小方科御医都暗示“大约难了”。好在最后孩子还是活了下来,不过落下了右脚不太利落的小毛病。

巫明丽给她取了小名叫“祸已”,希望她这一生所有的灾祸不幸都到此为止,以后都是平安顺遂,众人多叫她“获获儿”。

正月里巫家夫妻和巫明丽的兄嫂弟弟们也要来王府拜会,这里必须好好准备。

最重要的还是清芳回巫家省亲一事,巫明丽和她商量了许久才放她去。

真是让人身心俱疲。

年初四那天,花枝儿终于得了时机,领着灵芝一起,向巫明丽禀告碧兰的后事。

“……该至奠的也都去过了,现停灵在北观里,广玉师父的小弟子照看,娘娘说的供奉在北边儿庵堂道观的灵位和海灯,都预备下了,拟的字儿是这样的,请娘娘决定了就可以放上。点穴可以点在几处寺庙的墓园里,其他王府公府,也是这么办的。现看着雍州寺合适,梅花寺也不错……”

“你们百年后,想一个人葬出去,还是大家姊妹热热闹闹的一块儿?还是想和我在一起?”

花枝儿略带嗫嚅道:“只有侧妃才能和王妃一块儿,葬在王殿下一处。”

“就说怎么想吧。”

花枝儿和灵芝对看一眼,都说:“妾希望侍奉娘娘。”

“行,碧兰先停灵雍州寺,那里我能找人去照顾。王嬷嬷不也在雍州寺的尼姑庵学佛呢么,也不知道学得怎样了。等我们王府的陵寝定下来,我死了入葬,走在我前头的跟我一起葬下去,走在我后头的,我也管不了,爱怎样就怎样罢。”

巫明丽将后事操办的册子随便翻了翻,翻到后面夹着的几张牌位灵位给工匠加工的图,样式千篇一律也没得挑去,拟的字儿有好几个,上称“某某孺人”下称“贺氏”,铭文传记写“信王孺人贺氏,某某某地某某之女,性纯质简,慧淑安娴”等等。

主要是那个“某某孺人”的某某两字,花枝儿和灵芝翻遍了书,写了“宝华”“宝慧”等几个,请巫明丽裁夺。

巫明丽指了第一个,又往下指着铭文里碧兰的名字,说道:“她本名是什么?碧兰,这两个字,应该是进宫后上位给她取的,说不定还是之前哪个宫女的名字留给她的,平日里大家混叫也罢,这要写进牌位、祭文、碑铭里了,还用这个名字总觉得不合适。”

花枝儿在家时当然也不叫张花枝,她的名字很俗气,是个单字“桃”,入宫第一年嬷嬷随意改的一个,就用到了现在。

花枝儿和灵芝还真不知道碧兰的真名,赶紧去内务司给的册子里找,找了半天才找到碧兰最初入宫时记录的名字。

“贺来娣”。

巫明丽冷笑着,问:“这也不是个好名字,还不如‘碧兰’。她素日的文字呢?拿来我瞧瞧。”

碧兰读书不是最用心的那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一年多时间,也攒了些文稿,抄了些书。

巫明丽将碧兰抄的书快速翻了一遍,终于在《增广贤文》一纸中看到碧兰自己写的小注似乎可用,注在“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一句里,注的“安乐”俩字,反复写了好几遍。

巫明丽道:“我算你们的姐姐,半个娘,我给她取个正经名字,就叫‘安乐’”。

花枝儿记下来,将纸书都卷了,道:“我的名字是‘张桃’,‘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桃。”

灵芝也怔怔然,说:“我的本名,周女绝。”

也不是个好名字。

巫明丽道:“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