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铺陈(1 / 2)

巫明丽继续赏花,李清婉竟没有被气得拂袖离去,而是强行压抑着生气,跟着巫明丽往前走。

巫明丽猜她还有和罗琴心相关的事要办,罗琴心住在巫家,李清婉不论想做什么,都不可能绕过巫明丽。

她不说,巫明丽也不问,比耐心,她没输过。

巫明丽一边觉得,李清婉生下来就享受这世间最好的资源,锦衣玉食,出入随侍,正经读书时讲课的师父也是大学士,怎么就养出个只知道情情爱爱的脑子;一边又觉得李清婉毕竟年纪小,经历的事也不够多,难免把情情爱爱当做比天还大的难关来闯。

巫明丽突然有了个新计划,越想越觉得可以,只要做周全就能使用。

她们逛完了园子,看完了花,蜀王府的丫鬟来请她们入席,她们便随着丫鬟们的引路往戏台子附近设下的坐席走去。

这次的坐席陈设不像蜀王妃的风格,倒像是白侧妃安排的,各个坐席分散在菊花花丛之间,细竹篾织起的帷幕,用织金锦缎带子串联装饰,竹篾间还插着一些野草花作为点缀。

坐席的帷幕之中以矮脚方榻为席,设炕桌为几,几上摆了各种攒花盒子,盒子里是可食用的水果和糕点,又有不可食用的果子堆和点缀着菊花的重阳糕堆的赏盘,以及盆景、供花乃至鹦鹉、文鸟作为消遣。

巫明丽的坐席在“得意红”旁边不远的地方,很显然是主人家精心安排的看戏赏花两相宜的绝佳位置。她的一侧是荣王妃,另一侧是李清婉,而已出嫁的公主,只来了三位,都有了年纪,在“光华转”的另一侧。

有两个女子正在巫明丽的坐席旁站着,巫明丽走近了,才发现是凤仙和一个丫鬟。

凤仙只是过来叙个旧,两人将近日说了,巫明丽特意还转告了恬妃的问候——其实她俩都知道恬妃心里只得一个皇帝陛下,怎会惦记着凤仙?但只是一句虚言,也是好的。

巫明丽让她一同坐下慢聊,凤仙道:“我就不坐啦,王妃给我们每个人都摊了活儿。”

巫明丽笑道:“但是我有事儿找你帮忙。”

说着,巫明丽朝她那边倾身,凤仙忙也低头侧过来,只听巫明丽说道:“下次我邀请你来见的日子,你向我询问,‘娘娘要找的那个丫头,也不知怎样了’之类的话。”

凤仙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知道皇后娘娘六月里在找的女人是小柔的人,巫明丽这么说,凤仙听就是了,她也乐得有机会出门。

巫明丽并不怕她说给别人知道,因为这个事再怎么传扬,落在别人耳朵里,不过是“信王妃让仙姬孺人过几天再来问某事”。

送走了凤仙之后,巫明丽开始回忆,还有谁知道,皇后找人是为了罗琴心呢?除了帝后,王嬷嬷等皇后的心腹,还有巫明丽自己,以及蜀王妃。

行,那就是她了。

蜀王妃换了一身衣服出来,先与各个外命妇说了几句吉利话,然后入席,宣响玉班开戏。

戏是《四郎探母》,响玉班的班主沈玉英饰演太后,不得不说,她演得真不错。她的养女沈凤渠饰演铁镜公主,那可真是一个明艳动人、顾盼生辉的好姑娘,唱念做打俱是一流,气韵极稳,干净明亮,比杨四郎那个角儿还要出色。杨四郎的角儿是外面的赫赫有名的红角儿,被沈玉英请来走穴的,竟不如初露锋芒的沈凤渠。

底下的贵妇千金们将金银锞子和铜钱串子往台上扔,有些命妇囊中羞涩,或是钱花完了,就将手头的荷包、花儿朵儿往台上扔。

几幕中间换场时,都需要他们班子的人把台上的钱扫掉才能不影响下一幕演出。

听戏中间,侍婢们将晚饭送了来,每席都有十八个凉盏、十八个热碗和十八个点心、果子盘。

这样的饭菜,巫明丽吃了好几年,今天吃,还是有点腻,她略动了两筷子就放了,却多拿了几个湖蟹,仔仔细细地刮腿剔黄,蘸着紫苏姜末当点心吃。

蜀王妃与交好的几家外命妇一处一处地转过来,当然也来到了巫明丽的小帷幕里,客客气气地问看得怎样,吃得怎样等等。

巫明丽毫不客气掩饰:“看得挺不错的,不愧是连梨园的沈领班都很欣赏的响玉班。吃的嘛……三嫂换个厨子吧,这个我不喜欢。”

蜀王妃歪了歪嘴:“我不过是和你客气客气,你就当我没问吧。”

蜀王妃转身就要去公主们那边,巫明丽却拦住了她:“你空了来找我,我有个小事儿要向你请教。”

蜀王妃停住脚步,转身看她,突然感觉心情十分舒畅,仿佛有个堵了一年的大石头被搬走了一样,声音都大了一些:“请教?向我请教?我的天哪,我没听错吧?我无所不能的弟媳妇,要向我请教?”

巫明丽道:“对,你听错了,我没有问题。”

一旁的花枝儿,和跟着蜀王妃的凤仙,都低着头笑了起来。

巫明丽优雅地回座,示意蜀王妃可以去旁边未出嫁之公主那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