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美丽,但长了嘴X2(1 / 2)

皇后没有当场给人,而是要等别人走了再留下来,巫明丽已经预感到这件事很为难。

不过,真的事到临头,巫明丽却又觉得还好。

待吴王妃等人都离开后,只剩下蜀王妃和巫明丽了,皇后才说道:“沈领班退了,有几出戏以后不唱了,那些戏子们或换别的戏目,或去别处当差,也有沈领班的徒弟跟着她出去了,我也吩咐了不许为难。不过有一个人实在招人烦,又不好处理。说要从惠淑人说起。惠淑人,你知道吗?”

皇后把这件事当八卦分享,提到这些事时她的分享欲会更强一点。

“是父皇陛下的阿保,父皇陛下有八位乳母和阿保,惠淑人是照顾陛下少年的保母,如果媳妇儿没有记错,惠淑人已经去世八年了,可惜惠淑人家的孩子,都不太顶用,早早的门第落了。”

“正是,你知道得齐全。那年惠淑人临去求了个恩典,把她家的小孙女送进了宫。那姑娘原是侍奉清婉的丫头,清婉不喜欢,去年把她赶到了梨园,恰好跟着沈领班走动。”

一般勋贵之家想送姑娘进宫当差并不难,每年内务司都要去各处特别是京畿、燕云幽三州采选女子进宫服役,若要送姑娘进去,主动报名就完事了。

惠淑人却要求恩典,会是因为这个小孙女身世有问题吗?不可能。身世对这些勋贵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收养过继罢了。有些人家甚至收钱办事,把原本不够格进宫的女孩子记为自家女儿送进去。内务司也好,管事人也好,帝后也好,都不会细究。

巫明丽根据自己所知判断,要么那姑娘本身不够格入宫,比如相貌不佳、身体缺陷,要么这个恩典并非“进宫当差”那样简单,它隐藏着“请让她侍奉陛下或诸殿下”的一层意思。

皇后接着就说:“关于这个姑娘,话说来就长了。得从六月里开始。那日子里头保宁侯世子先没了,保宁侯身体也不好,急着立一个世子,他家的麻烦多呢!一屋子大大小小打得头破血流呢。老夫人都八十多了,还得拄着拐杖进宫给重孙子们讲情,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回忆往昔,说得陛下也颇为感叹。陛下就想起,惠淑人的孙女儿如今也十六了,该是时候了。”

这就是说惠淑人求的是后者,是给孙女儿,也是给她们张家,求个未来。

真是可笑,家族后续不指望当家之人把家业立起来,倒希望女孩子伺候男人伺候好了换个恩典。

不过,能让皇后觉得为难,说明那姑娘本身怕也有些问题。

果然皇后顿了顿,说:“我将那姑娘叫来看了看,模样倒是俊俏,就是那性子,着实是个厉害的。”

巫明丽和蜀王妃都支起了小耳朵,巫明丽道:“妾身明白,咱们家殿下办差办得很不错,娘娘赏个婢女就是爱他了。不过,这姑娘怎么厉害的?”

皇后笑了:“就知道你最乖了。我把人叫来,你看看就明白。叫你领了去,并不是因为你最懂事儿,可着你欺负,而是因为十六儿是个不解风情的人,那丫头有十种手段,也只能拿出来三分。”

说罢,皇后吩咐大宫女把人领了来:“这就是荷香。”

那是一个容貌相当出色的少女,细论起来,和小柔有些仿佛,不过看着比小柔还要更娇柔一些,娇柔到了有些造作的程度。

巫明丽初见觉得面熟,细想便想起来,是去年冬天在太液池溜冰时看见的,被李清婉打了几耳光又踹了一脚的丫头。

后来李清婉怎么说的来着?因为那丫头勾引她兄弟,所以才打了她。

皇后命荷香与蜀王妃、巫明丽、花枝儿等逐一问安,吩咐说:“你以后就跟了信王妃去,万事都要听信王妃的话,如若不能安分守己,信王妃怎么办你都是你应得的,懂了吗?”

荷香口称“万恩万谢”,又与巫明丽再拜了一拜,口称“主人娘娘”。

巫明丽点一下头,转过去交代花枝儿说:“等会儿叫她跟你回去,你带着她去东三所安置,先叫她和金环住一个厢房。”

皇后没说要给她什么身份,巫明丽就直接给她定下了,就作为寻常后院安置着。

巫明丽也没瞒着她,很直接了当地说:“我们家,不论什么资历,进了后院,都是从寻常侧室开始做起。怀了孩子又没犯大错,就当选侍,孩子生下来满百日,就当孺人,你要好生侍奉信王。”

荷香应满脸的荣幸,道:“主人娘娘厚道公允,看得起我们这样的人,给咱们机会,奴婢心里真是说不清的,说不清的感动。奴婢尽心尽力侍奉娘娘和殿下,主人娘娘的提携恩德,奴婢们真是难报万一……”

荷香说到情重处,两眼泛起了泪花。

巫明丽则微微觉得有点吵,主要是她说了很多,但是核心意思只有一丁点儿。她当着皇后和蜀王妃的面,吩咐花枝儿说:“我看荷香等不及了,你这就带她去安顿罢。”

花枝儿“哎”地站起来,与皇后、蜀王妃礼了一礼,扯扯碧兰,旁边的锦娘接过皇后的王嬷嬷递来的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