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撩火(1 / 2)

法事中场,又是休息社交的场合,和往常一样。

蜀王妃与女道长商量着蜀王府小孩儿们的祈福灯:“……小孩儿才多大,点三十六斤的海灯不怕折了寿啊?六斤的就够了。”

她瞅着白侧妃努力辨别声音的样子,冷笑,说,“生下来健健康康的孩子,突然就病了个把月,要不就是当娘的不积德,要不就是祈福祈太多了,他福薄受不得!”

白侧妃勃然大怒而起,却只能瞪视着蜀王妃被拖回去。

最后蜀王妃拍板,只给她儿子点了每天六斤灯油的海灯。

巫明丽轻而慢地摇着扇子:“宜清道长,请问两位小郡主点了多少斤?”

宜清道长一看,是刚在她们观里给小皇孙点了一天八十一斤的海灯的信王妃,忙施礼回道:“一个三十六斤,一个三斤。”

巫明丽以扇挡嘴,和旁边康王妃偷笑去了。

蜀王妃的厚此薄彼被巫明丽当众挑开,笑容僵在脸上,白侧妃趁机哭哭啼啼起来:“什么受不住的,受不住也不会投在咱们王殿下的膝下,我不要你的钱,灯油我自己买,好歹给点上十八斤的不是?”

蜀王妃简直烦得要死:“等你养下个世子来再说吧,也不看看你配不配!”

这时,巫明丽的丫鬟福喜被人叫走了,然后一脸急色地走过来,紧接着巫明丽就面色大变,收起了折扇,借口更衣,跟丫鬟走了。

几乎是巫明丽消失在软纱帘后的一瞬间,对白侧妃耐心耗尽的蜀王妃就起身跟了上去。

巫明丽和清芳在前头说,福喜在附近警戒,蜀王妃不敢跟得太紧,只能远远吊在后面。

蜀王妃的丫鬟忠心耿耿地问:“娘娘,我绕到前面去吧。”

蜀王妃赶紧摇头:“巫明丽比狐狸还精,隔这么远,我还怕被她发现呢,你往前绕,被她看到,反手就能给我下套。”

丫鬟捂着嘴,不敢再乱说了。

好在夏季吹南风,巫明丽和清芳进了一个石头凉亭,正坐在迎风口上,尽管压低了声音,还是能听到风送来的断断续续的话。

蜀王妃努力张着耳朵,听见了一些隐隐约约的对话:

“官婢……上月内务司派来的……关在煤炭房……要死了……”

“你真是……这都……送到王府去……就说提前……死在那了……”

“咱们没有……去……”

“过两天……我……看……就说督查……进度……”

巫明丽和清芳在外面絮叨了很久,蜀王妃站得脚都麻了,心里不禁暗骂,巫明丽真是会找地方,这就这么几丛树能挡着人,却连一个能坐的地儿都没有!

但是就这听到的话,蜀王妃也不猜不出她们在说什么。

只能大约判断,和内务司分派到各处的官婢有关。

说到官婢,蜀王妃就要焦躁了,她家那个官婢,怎么还不死啊。

一时说官婢是最低贱的,特别是那个死丫头那种,抄没的罪臣之女,在狱中时早被不知道多少人强暴过了都说不定,谁都能踩她一脚。

一时又说官婢动不得,内务司每年要查的,万一死在王府里,蜀王是要背暴虐不仁、不知积德的罪名的,轻则受训斥,重责禁闭罚俸。看着都不严重,可失了圣心怎么补?眼看今年过半,蜀王还没有领到兄弟们的那种大差事,蜀王上火,王妃只能跟着上火,这个节骨眼上再丢人到帝后跟前,蜀王妃很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拖回去卧病啊。

听见巫明丽也在为官婢苦恼,蜀王妃不免产生了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情。

这种幸灾乐祸,一直持续到她回到王府都没消散。

回府坐定之后,蜀王妃先去瞧了闺女,面对二妞圆圆红红的小脸,一天的烦躁和郁火都消散了。

二妞正在练大字儿,蜀王妃抱着闺女亲两口,摩挲着女儿的小脸蛋,被二妞喊着“热死了”推开,也不恼,问丫头们照顾得好不好,妈妈们听话不听话,吃了几顿饭,吃的都是什么,还想吃什么,怎么不穿才刚新裁的杭罗衫子……直陪到二妞困倦睡下了方罢。

转回上房后,蜀王妃先问道:“那个死丫头还活着吗?”

嬷嬷回说:“中午去瞅了,还活着呢。”

蜀王妃就嘀咕:“真是命大。白氏那么小心眼儿爱吃醋的,竟然也忍住了没去捏死她。”

嬷嬷笑道:“白侧妃还想借我们的手杀人呢。还好那日内务司来人问东问西。反而让我们想起来他们内务司的,每个月算口份,一个人一个人写签子领份例,年底还要清人头。”

蜀王妃又说:“一直拖着也不是个办法,王嬷嬷几乎隔天就来问找着了吗,还在等着呢。时间长了,只怕底下的丫头片子也都知道茅房旁边还关着个人,一时走漏了风声,王妈妈岂有不生疑的。”

况且如今府里还住了个仙姬孺人,那是个时时能进宫问安的主儿,事落在她手里,不抖出来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