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忍不住(1 / 2)

楚云晓忍不住有些相信,叶风就是说出那四句话的人了。

“公主,你刚才问如何为往圣继绝学……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

楚云晓微微一笑,说道:“愿闻其详!”

“为往圣继绝学,无非就是教化天下,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够读到书。这一点,其实并不难。”

叶风侃侃而谈。

“广开书院,花费太多,而且招收不到学子,其实并没有意义。但教化之事,本来就不需要投入。”

楚云晓笑道:“公公觉得该如何呢?”

叶风自信道:“天下人求学艰难,无非是没有读书的条件。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自然还是要从根源上下手。”

“若是将蒙学难度降低,甚至做到所有人都能够发蒙,此事自然就迎刃而解。”

旁边传来一声冷笑。

“哼,说来简单!蒙学是千百年来先贤们总结出的最省事的办法,你还能想出什么新花样不成?”

叶风扭过头去,就看到徐滨一脸不屑地看着自己。

他轻笑一声,问道:“宰相说的,先贤总结出来的办法是什么?”

徐滨再次冷笑一声。

“无知蠢物,本官不屑与你说话!”

叶风摇了摇头。

说实话,大乾的蒙学,他确实不太了解。

不过,想来也是自己前世古代的那一套,无非就是修建用来启蒙的学塾一样,类似于幼儿园一类的机构。

但是,这种办法,依旧是治标不治本。

能够有钱送孩子去蒙学的人家,家庭条件肯定差不了。

要知道,求学是要束脩的。

这玩意儿看着不多,但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承受的。

看到徐滨那副吹胡子瞪眼的模样,叶风也懒得跟这个狗东西掰扯。

他同样冷笑一声,说道:“蒙学与书院,问题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需要修建学塾,这才能让学子求学。徐宰相自认大才,难道就没有想过一些更加简单的办法吗?”

“什么办法?”

女帝开口问道。

叶风微微一笑,道:“说话并不费力,也不花钱。如果是最省事的办法,自然也就是口口相传了!”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是一脸疑惑。

此时,女帝已经意识到,叶风是真的有办法。

如果他想不出什么办法,也不可能是现在这么一副自信得模样。

她忍不住道:“叶风,你既然想到了,那就不要卖关子了,快说!”

叶风笑了笑。

他换目四顾,发现众人都朝自己看来。

尽管这些目光之中,或是怨恨或是好奇或是期待,不一而足。

但着实让叶风过了一把万众瞩目的瘾。

他干脆背负起双手,在大殿地板上铺设的柔软的毛毯上轻轻踱起步来。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叶风只是说了一句,所有人都是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楚国大学士张大夫身子抖。

“这……这是……启蒙文?!”

徐滨则是大惊失色道:“不可能!他才多大,怎么能够做出如此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之文!”

叶风却没有搭理旁人,而是自顾自地背诵着。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随着叶风的背诵,楚云晓眼中异彩连连。

“张大夫,这篇启蒙文,你觉得如何?”

然而,张大夫却目不转睛,盯着叶风,对楚云晓的问话居然没有丝毫反应。

看他那面颊潮红,双目放光的样子,楚云晓已然知道了对方的答案。

反倒是旁边的朱雀将军凑了上来。

“公主,老夫只是一介武夫,但听这小太监背诵,却也明白了许多道理。老夫觉得,我那三岁的孙儿,听到这篇文章,亦能够明白很多道理!”

楚云晓点了点头,随后深吸一口气,看向叶风。

她也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年岁不大的小太监,居然真的是一位腹有诗书的大才!

这年头,能够吟诗作对的才子,多如天上繁星。

可是,能够写出这种深入浅出,连三岁小儿都能够听得懂的启蒙文的大贤,却千百年都未必能够出一个!

只可惜,此人是大乾皇宫的一个太监。

若非是这个身份……无论是付出什么代价,她都要将此人拐带到楚国去。

高官厚禄,权财美女,只要是楚国皇室有的,都能够统统许诺。

但太监这个身份,着实有些尴尬。

楚云晓虽然动了念头,但着实没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