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两眼一抹黑(1 / 2)

别看徐滨一番话说得浩然正气,但让他真的去付诸实施,他也是两眼一抹黑。

徐滨支支吾吾道:“自然是广设书院,为士子提供读书的机会……”

他还没有说完,就被楚云晓毫不客气地打断。

楚云晓语气无比失望道:“原本以为,徐宰相是一个胸有乾坤之人,没想到,那么振聋发聩的四句话之下,居然依旧是这些陈腐思想。”

张大夫也是有些无语道:“徐宰相,广设书院,治标不治本。楚国也曾经尝试过,但说实话,效果并不是很好。”

顿时,徐滨的脸色就涨得通红。

他身为宰相,就算是再怎么酒囊饭袋,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

天下诗书传家的人家就那么多,每个地方都是数得着的。

你广设书院又怎么样?

四书五经这些经典,都是不传之秘。

这年头,一本书的价格,几乎都够一个五口之家两个月的生活用度的。

普通人,哪有闲钱买书,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发蒙教育?

你连读书的基础都没有,设立再多的书院,也招收不到学生。

女帝见徐滨表现如此不堪,心里也不由得生出怒气。

徐滨剽窃叶风的话,她并没有意见。

但是,窃取了人家的名声,自己却是一个草包,那就怪不得别人了。

“本以为大乾能够孕养出徐宰相这样的人才,在文教方面,一定有楚国值得学习之处。没想到,却是金玉其外……”

楚云晓的话轻轻柔柔的,但听进大乾君臣的耳朵里,不亚于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不用说,刚才这一番文斗。

表面上,看似徐滨赢了。

但实际上,楚云晓寥寥几句话,就把大乾的裤头几乎都扒下来了。

女帝忍不住扭头看向叶风,小声问道:“你有何法?”

叶风冷哼一声,一脸傲娇地扭过头去。

看到他这副模样,女帝不由得有些惊讶。

“真有办法?”

原本,女帝这么问一句,也就是有些不甘心而已。

毕竟,文教这种事情,投入大,回报小。

古往今来,都说朝廷奉行愚民政策,实际上当了皇帝之后,女帝才知道,那完全是扯淡。

哪一个皇帝不希望自己手下人才济济啊?

愚民有什么意义?

大乾人口数千万,看似很多。

但其中九成九的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只会种地。

操劳一生,勉强维持个温饱罢了。

在女帝看来,只会种地的百姓,其实没有任何质量可言,并不能让大乾变得强大。

如今大乾的土地早已经不太够用了,可是百姓们却一直在生。

生下来就要吃饭,土地不够,粮食就不够,陷入恶性循环。

女帝也曾经想过,读书人再多一些,大乾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的光景。

可是,发展文教,谈何容易啊!

她也没有想到,叶风居然有办法!

所以,叶风虽然不想搭理她,但女帝也并没有生气,反而干脆凑到了叶风面前。

“有什么办法,就说出来,寡人给你记一个大功!”

叶风没好气道:“不说,说了也不是我的!”

看到叶风这副模样,女帝忍不住笑了。

她点了点头,说道:“有办法就行,至于你心中纠结之事,大可不必!放心,是你的,谁都抢不走!”

不等叶风回答,女帝便扭头看向楚云晓。

“我大乾人才济济,楚国使者似乎是失望太早了!”

说完,她瞥了徐滨一眼,说道:“刚才,徐宰相说话有些快,似乎没有说清楚。实际上,那四句警句,并非是他原创。说出那四句话的,另有他人!”

听到这话,楚云晓和张大夫都是瞪大了眼睛。

“什么?!”

张大夫一脸兴奋道:“陛下,是哪位大贤,请陛下务必要为我引荐!”

楚云晓也是一脸激动。

她这次出使楚国,除了试探大乾虚实之外,其实也有拐走大乾高贤的想法。

原本徐滨说出那四句话,楚云晓还有些失望。

毕竟,徐滨在大乾是做到了宰相之位。

哪怕把他拐到楚国,也不可能给他一个宰相的位置。

没有想到,峰回路转,现在大乾皇帝居然说另有其人?

顿时,楚云晓的脑子又活泛了起来。

女帝神情自若,说道:“不错!”

楚云晓迫不及待问道:“不知道是哪位高贤?”

女帝轻笑一声。

“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