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周应秋跳坑(1 / 2)

这都得怪崇祯。

昨晚两人商议到深夜,却忽略了何尊以什么名义出现在早朝上。

早朝在即,于是就索性随意让太监找了件官服让何尊穿上混入其中。

没想到还是让这些人发现了。

“咳!”

眼看形势不妙,救火队长崇祯轻咳一声让喧闹的众人安静了下来。

这个时候他得站出来。

“此人是安阳侯世子何尊,前几日与安阳侯座谈,他发表了一些政见,朕听了觉得挺深刻的,故今日让其参与朝堂会议。”

天大地大,皇帝最大。

既然是崇祯的主意,自然没有问题。

这是他的舞台,他想让谁出现就可以让谁出现。

先前质疑的人也纷纷偃旗息鼓。

但却被细心之人揪出一丝纰漏。

“既然此人是无官衔之人,为何此人却能堂而皇之立于朝堂之上,为何身上却着官员朝服?”

“陛下,这恐怕不符合祖制吧?”

吏部尚书周应秋首先发现了其中的不正常。

此人是阉党“十狗”之首。

最大的特长就是炖得一手好猪蹄!

他就是靠炖猪蹄赢得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好感,搭上魏忠贤后被擢升为吏部尚书。

被称为“煨蹄总宪”!

祖制祖制。

这是明朝官员非常喜欢拿出来说道的地方。

但凡一个朝代进入末期,都喜欢揪着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不放,不务正业。

而六部之一的吏部是掌管全国官员升任、调动、考核的部门,四品以下的官员可以由吏部自行决定,当然有资格出来监察。

“钱大人,你认为呢?”

周应秋突然向钱谦益发问。

这也是他有意为之。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精心设计了一整套法令和制度,将能想到能写下来的东西都涵盖了进去,由此建立了以皇帝为核心的权力制衡体系。

代表作就是《皇明祖训》、《太祖宝训》。

其内容涵盖各种法律法条、机构设置,再到官员的规矩、后宫操守以及皇帝言行等。

所有的东西都做了十分详细和具体的规定。

朱元璋期待这套体系能维护朱姓利益,确保他的后代能稳坐江山。

这套体系的核心是以皇帝为中心构建权力运作的机制。

但明朝在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之后的皇帝多是平庸之辈。

他们非但不能掌控权力实现制衡,反而陷身于“祖制”制造的权力网络中!

祖制成为他们的重重束缚,如同一把把绳索一样,让他们无法施展行动受限。

所以屡屡有皇帝有言行荒谬之举。

一部分原因也是被祖制羁绊,产生逆反心理后的极端行为。

而东林党就是号称清流之人。

他们张口闭口就是规矩,喜欢拿这些来党同伐异,甚至于约束皇帝。

祖制这个东西,既可以成为他们的武器,也可以成为攻击他们的武器。

所以周应秋突然向钱谦益发难就是为了给他个难堪。

来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这,这个……”

钱谦益一时发窘,竟不知道如何回答。

此时的他也完全没有以往在朝堂上指点天下、挥斥方遒的风采。

这场朝会本来是给魏忠贤准备的,没想到被魏党借题发挥调转矛头。

崇祯显然没有意料事情会是这个走向。

于是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何尊。

何尊深吸一口气,知道这个时候需要自己站出来了。

临场发挥最考验一个人的随机应变能力。

除了他这个熟读厚黑学和政斗艺术的现代人,恐怕也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人选。

“周大人此言差矣!”

何尊出声道。

“谁?”

周应秋执掌吏部,又是阉党重要人物,鲜有官员敢直面反驳他。

这刺耳的声音也是让他有些不悦。

直到他看到站出来的何尊后,不免有些乐了。

“原来是你这无知小子,竟然如此大言不逆,本堂倒是想看看你能说出什么来!”

“难道你认为太祖定下的祖制有问题?”

周应秋老气横秋地诘问道。

这人老奸巨猾,一上来就给何尊戴了顶高帽子。

直接先搬出朱元璋的祖制。

如果何尊要反驳,那就得先推翻朱元璋定的规矩。

这封建社会,讲究的就是君臣父子,对于老祖宗定的规矩,自然是奉为真理的。

否则就是不孝,是数典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