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守孝三天(1 / 1)

鸣天鼓的新书 鸣天鼓 558 字 2个月前

爸爸火化这天,姨父和舅舅没有让高旭送爸爸去入殓,而是让他等在外边,当时的他还不知道入殓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等了多长时间之后,姨父把一个红布包裹给了高旭,让高旭上双手捧着,高旭接过红布包裹,还能感觉到温度,热热的,他还不知道这是火化时候的温度很高,骨头还没有凉透,他也不知道爸爸那么高大的身躯,为什么就变成了一包骨头了。

回家的路上,高旭双手捧着红布包裹,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一动不敢动,似乎怕一不小心把“爸爸”掉在地上,同时他也一句话没有说,尽管小小的他,此刻心中有太多的困惑。这个红布包裹拿回去之后该怎么办?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姨父和舅舅就带着高旭回到了家,此刻家里的院子中央已经搭好了灵棚,一口暗红色的大棺材也醒目的摆在灵棚中央,高旭此时还不知道需要他把爸爸的尸骨一块一块的,按照人体的部位摆在棺材里,就像现在孩子们玩得乐高一样,要把爸爸的尸骨拼凑起来,然后盖上棺材盖。

传统习俗要守灵三天三夜,高旭不知道为什么晚上不睡觉要守着棺材,一直不停的烧纸,小小的身躯就这样跪在棺材前面,在一个泥盆里不停的烧纸,哪一下把烧纸放多了,纸没有燃烧起来,就会产生浓烟,烟呛的小高旭眼泪直流,姨父就会告诉高旭,纸要一张一张的往泥盆里放,这样就不会因为一下纸放太多,把火苗压灭产生烟了。

就这样小高旭在姨父、舅舅、还有姨家哥哥,舅家哥哥们的轮番陪伴下,熬过了痛苦的三个晚上。第三天是出殡的日子,这天的出殡仪式,是高旭一生难忘记的日子。他像个木偶似的,听从一个老先生的指挥,先生手把着高旭的小手,拿着斧头在棺材上钉钉子,屋子里是妈妈、姨们的哭天喊地的哭声,起灵、摔泥盆、下葬、放鞭炮,按照传统仪式的流程,小小的高旭在懵懂的状态下,机械地完成了爸爸出殡的全过程。

高旭小学一年级就上了一上午的学,开心兴奋了一上午,之后就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他知道了,爸爸再也不会回家了。妈妈因悲伤过度一直是迷迷糊糊的状态,睡了醒醒了再睡,其实他也不知道妈妈是睡了还是醒着,只是在醒的时候会时不时地把他搂在怀里。

爸爸出殡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家里一直都是姨父和舅舅这几家家,挨家轮换着在高旭家住着,一直到他和妈妈搬离了自己的家,去高旭大姨家住为止。

大姨家和高旭家是邻村,距离不算远。搬家这天,姨父找了辆马车,把家里能搬的东西都装上车,全都拉到了大姨家,小高旭对搬到大姨家还是开心的,面对这个他和爸爸妈妈生活了九年的家,现在要离开了,他并没有多难过,也似乎忘记了没有了爸爸的悲伤心情,只有妈妈还是魂不守舍的。这时的高旭还不知道妈妈以后的日子得有多么的难?家里没有了经济收入,他还要上学,生活上的支出从哪里来啊?妈妈情绪低落不仅仅是因为没有了丈夫,还有他娘俩以后该怎么生活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