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剑指青居(1 / 2)

六月下旬,天气已十分炎热。趁着河水丰沛,霹雳军出兵了。欧阳轩已率总参谋部坐镇钓鱼城。在他的指挥下,霹雳军分三路向川东的蒙军发动了进攻。第二师黄大根部兵出梓潼,直逼剑门关。第一师曹轩部从蓬溪寨出发,从陆路前往青居城。第四师的张珏则沿渠江北上,前去攻打大良城。按照总参谋部的作战计划,第一师和第四师将是川东之战的主力。

第二师所在的川北方向只是佯攻。“剑门天险绝天下”,虽然霹雳军拥有火器,但要正面拿下这座雄关也绝非易事。蒙军也在剑门关部署了火炮,其性能虽远不如霹雳军,但居高临下加之地形狭窄,也是一炮当关万夫莫开。按照总参谋部的要求,第二师的主要任务是牵制川北的汪惟正部蒙军。

按照欧阳轩命令,黄大根将率两个轻步兵团三千人与剑门关守军对峙,其下属的师部团中的一个营留守梓潼城,特种营和侦察营则潜伏到剑门关两侧的长宁山和葭萌关附近,伺机而动。副师长董虎则率二师的二个重步兵团、骑兵团和一个轻步兵团将前往青居城,暂时归曹轩节制。重步兵和骑兵虽然战力强大,但在剑关门狭窄崎岖的山区,难以发挥出实力。

集结在青居城下的霹雳军陆上部队实力极为强大。除了第一师全部兵力一万人和第二师四个团六千人外,一万六千人的作战部队加上同样数量的基干民兵,规模实在庞大,人数只略逊于三年前蒲择之围攻成都的宋军规模。至于战力更是远远超出,光是大小火炮便有六百余门。

青居城附近嘉陵江中也停满了数百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其中战船便有百余艘,其余的则是各种运输船。此次进攻东川,欧阳轩将霹雳军四个团的水军作了重新部署。进攻青居城的水上力量为第一师水军团的全部,此外还有第二师水军团的一部。第四师的水军团和第三师水军团的一部,则由张珏统一指挥,进攻蒲元圭的大良城。

进攻大良城的陆上部队是第四师的主力六个团八千人。第四师在编练完成后,也同其余师一样,下辖二个重步兵团、三个轻步兵团、一个师部团、一个水军团和一个骑兵团。但由于战马缺乏,其骑兵团只有百余战马,只是个空架子。同第二师一样,其师部团的一个营留守钓鱼城,特种营和侦察营则先通过水路再通过小径,准备执行奇袭任务。

钓鱼城、青居城、大良城互为犄角,本是余玠苦心打造,以用来拱卫重庆的坚城。只有夺回这三座坚城,才能彻底解除蒙军对重庆和长江水道的威胁。在此之后,霹雳军将继续挥师北上,再拿下青居城以北的杨大渊老巢阆州大获城,以及在大良城以北的蓬州运山城。

霹雳军声势力如此之大,着实在吓坏了坐镇青居城的钦察。他在继续加固城防的同时,派了赵匣剌率骑兵来骚扰,又派人前往利州、大获城及运山城,命汪惟正、杨大渊、张大悦率兵来援,同时急令在夔州路剽掠袭扰的骑兵回援。与此同时,他又派了快马前往开平,奏请忽必烈调集陇右和京兆的精锐骑兵来援。

钦察明白,青居城中虽然有三千驻军,城外也有二千骑兵,但以五千兵力要力抗霹雳军的数倍兵力,显然不可能。更何况霹雳军还有强大的火器。唯有的可能是凭城坚守,直到援军的到来。让他有底气的是,青居城中也有数十门火炮,粮草弹药也算充足。霹雳军想要正面攻破城池,得用人命来填。至于攀爬绝壁奇袭,刘雄飞已经试过了一次,钦察绝不容许再第二次发生。

霹雳军将青居城团团围住后,并没有试探性进攻,而是在扎下营垒后开始掘土挖壕。青居城的南门有一条下山的大路,北门和西门各有一条下山的小路。近四万人的顶着烈日埋头苦干,几日之后,便在青居城下山的三条路上筑了几道土墙,挖了壕沟,将之与外界的通道切断。不仅如此,这些土墙和壕沟还延伸到了江边,将后勤粮草通道保护了起来。

在此过程中,赵匣剌倒是发挥了蒙古轻骑兵的优势,频繁进行骚扰袭击,却没有讨得半点便宜。第一师和第二师虽然骑兵团都没有满编,但仍有一千七百名骑兵。他们虽然骑术和战马质量不如蒙军,但凭借着左轮连发短火枪和已方的火炮,轻易便挫败了蒙古骑兵的突袭。几番交战下来,蒙古骑兵损失了近五百骑,霹雳军只损失了二百余骑。

钦察在青居城中看到霹雳军在山下筑土墙挖壕沟,并不以为意。在他看来刘雄飞也是大费周章,最终不也是一败涂地。霹雳军将营垒筑好之后,并没有停工,而是继续在挖挖搭建。几日之后,又竟然用建起了砖石、巨木甚至铁来修建堡垒,这让他心里有些急了。看这样子,霹雳军并不是打算短期围困,而是作了长年包围的打算,否则不会用上昂贵的铁来当建筑材料。

霹雳军筑堡垒的位置极为讲究,其牢牢卡住青居城下山的三条路。这个位置上距离青居城约三半里,蒙军架设在城头火炮虽然居高临下,却也打不到这里。当然霹雳军的野战炮也不能仰射到城头。这些堡垒一旦建成,将成为套在青居城蒙军脖子上的绳索。虽然城中粮草可以支撑半年以上,也不缺水源,但也架不住长期围困。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