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杰和室友邻居相处的不错,因为大家有共同爱好,逛逛逛买买买。

住处附近的大商场是拉杰她们常去的,衣食住行锅碗瓢盆日常用品各种店铺应有尽有。

拉杰们看到有便宜的化妆品和小样,还会在群里奔走相告。

拉杰的老乡头脑灵活,做起了代购。很多化妆品都是给她同事买的,小样她自己留着。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可以退税。

这边是可以达到300澳元以上的购物就可以退10%左右的税。

但需要在出境前的3个月内才有效。所以拉杰们平时扫便宜货的同时也注意搜罗发票,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化妆品,拉杰她们还经常买保健品,国内很认这里的保健品,效果不错。

电子产品和衣服等等,拉杰们更是信手拈来绝不放过。

问题是,拉杰她们回国要在3个多月以后,可能最早几天买的东西就退不了税了,怎么办呢?

这难不倒拉杰们。

利用早回国的家属们的帮助,拉杰她们也退了很多。

尤其是拉杰的老乡,给好几个同事带货,都是大手笔,有一个同学家属就帮忙她退了很多税,连拉杰都没怎么借光,拉杰还是先跟那个同学说的。

等F老公回国时,拉杰可就不客气了,和QJ她们委托F帮忙退了1000多元税,其中F在拉杰屋里算账好像差50多元,拉杰爽快地揽到了自己账里面,怕F为难。

隔壁姐姐的亲姐来这里玩,拉杰她们也没放过,不但陪着玩,走的时候还委托她帮忙退税,她头次出国,英语不好,怕整不明白,拉杰课都耽误了一节没上跟姐姐陪她亲姐去了机场。大家都笑拉杰是财迷。

拉杰也挺能钻空子的。姐姐说她买的阿果笔记本没开发票就让亲姐拿回国捎给自己儿子了。拉杰急中生智,说自己的笔记本可以借给姐姐用于海关退税查验,发票姐姐可以去找这边认识的开电脑店的朋友开一张。

因为脾气相投,惺惺相惜,拉杰和姐姐关系很好。姐姐也头脑灵活,啥事都能想出回转的法子。

有时姐姐过来找拉杰,从屋外喊到屋里,QJ很反感,跟拉杰说不要让姐姐喊那么大声。

QJ有一次对F也挺不满意。房东夫妇过来,QJ提前就让说把床垫子换一下,因为她老公孩子要过来住,F答应了,但是房东夫妇走后F说忘记说了。最后还是QJ自己说的。

QJ的老公孩子过来玩了一周多,其间几个人挤在一个屋里,都比较瘦,也不是很挤。

QJ有点不好意思,跟拉杰岔开时间吃饭。

等她老公回国的那次,拉杰在那个华国老师家里住,东西锁屋了,QJ没拿出来,就没退成税。

QJ跟XQ以及博导相处得很好,拉杰和QJ请他们吃过一次饭,两个人挺客气把买的菜想留给拉杰她们,QJ没留。

还有一次拉杰、QJ、F吃完晚饭没事去XQ家里,因为没有事先打招呼,就还挺尴尬的。

一起租房的这7个人也举行过一次小型聚餐。各做几个菜,拿上桌时拉杰她们俩的菜有点素且少,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大家还是挺开心,吃吃喝喝,开着玩笑。

他们去看过几次蝙蝠,拉杰有事,都没赶上。

拉杰的老乡刚来的时候在群里问,说有嘉年华的票谁能陪着去,院长说可以。院长妻子常年在国外,孩子在家。

之后老乡和院长一起去过阿尼。院长回来跟姐姐抱怨住宿都是他花的钱。

去时送机是姐姐去的,姐姐向这边的朋友借的车,大家经常蹭车,拉杰会付一些油钱。

姐姐也和老乡院长他们要了油钱,院长有一次向拉杰抱怨说都是一个屋里住着的姐妹,不应该要钱的。

拉杰他们回国的那次退税可谓浩浩荡荡惊心动魄。

本来拉杰约好F一家人一起去机场,JS先生送机,拉杰行李太多,有一件大行李委托院长经学校安排的大巴带到机场。

可是车开半路F的妈妈想起冰箱里有一大盒巧克力没拿。又折返,等到机场时,退税的队伍已经排起了长队,其他同学都已经到了排在前面。

好不容易验完货,还得去楼上退税,拉杰她们事先下载了app,提前把繁杂的发票录了进去。

可是楼上也得排队,光是拉杰老乡的退税就搞了半个小时,眼看着来不及了。

正好拉杰听工作人员说事先录入系统的可以另一边提前办理,她的也很快办理了。可是F还排在队尾,就说让她昨天搞好,可是因为有电子产品还是需要排队退。

怎么办呢?这时F在国外锻炼的听力发挥了作用,她说好像广播里说可以把单据拍照发到指定的邮箱退税,于是两个人匆匆忙忙地跑去候机室,就差几分钟闸门就关闭了。

F的听力真不是盖的,记得之前机场等飞机去另一个城市找她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