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一批室友(1 / 1)

拉杰的另一个本科生室友同学高高帅帅的。

他原来和妈妈一起来过这里访学1年,后来等他高三的时候妈妈又把他带来这里升上了大学,妈妈则如期回国了。他很适应这里的生活,英语也溜,有几个本地朋友,平时没事就玩电脑游戏,挺简单的大学生一枚。

拉杰还有一个室友挺优秀,找的是这里的IT工程师的工作,他妈妈会不定期地来这里看他,现在就在这里。

平时没去学校的日子,拉杰就爱和这个姐姐聊天,有时打着游戏的另一个本科生室友也会加入聊天。

这个姐姐平时没事就炒股,人很随和。

拉杰的公寓离学校很远,胜在有直达学校的免费巴士,拉杰每天带着孩子去学校蹭图书馆看书。好在Wi-Fi又是免费的。拉杰可以在学校和公寓蹭网学习或是跟家人联络。

中午吃饭是个问题,学校食堂贵且不太合拉杰口味,偶尔食之尚可。很多时候拉杰就带着孩子吃一些快餐,等晚上回家再弄一些好吃的中餐。

拉杰是个路痴,在国内开车也是全靠导航,记得都N年了还是会开错从班上回家的路。

在这里更是经常坐过站找不到公寓。天可怜见的,有几次还是室友电话指导拉杰才找回来公寓。

拉杰晚上也不大敢跟孩子出去逛,听说隔着一排的公寓还发生过小黑枪杀案,拉杰有些惴惴不安的。

跟第一批室友的相处很愉快,拉杰也很大方,第一个周末就请所有室友去吃了海鲜自助,华国人开的餐厅,种类繁多,应有尽有,量足味美,大家都吃得挺满意。结账时还有个小插曲,老板娘追出来说没给小费。

本来每人13刀的餐费拉杰就已经换算着肉疼了,还有小费一说?

再说小费不是客人自便吗?这怎么还主动跟客人要呢?还大有不给不让走的架势。

哎!初来乍到入乡随俗息事宁人破财免灾吧!

拉杰不断地做着心理建设,把钱付了。

上班的室友和他妈妈有在妈妈回国前旅游的计划,拉杰和孩子没什么事,也跟着去了。

去另外的城市看火箭发射基地,路程很远,拉杰驾驶技术有限,蹭着室友的车一起。

吃吃喝喝,走走停停,航天基地很震撼,大家都玩得挺开心。也去了其他好玩儿的地方。

拉杰回来就跟室友AA了费用,还大方地跟室友说多出来的算小费了。室友哈哈一笑。

这个上班的室友很快和妈妈就找到了一处独立的房子,干净整洁崭新,配得上他的工资。拉杰还去那里看过姐姐,后来就联系少了。

X同学带来了他的3个朋友,他们4个人要住在2个房间里,都是打地铺模式,学生苦,拉杰能理解。自己不是也和孩子租一个房间吗?

这3个朋友个顶个的优秀,都是华国的博士,来这里读博士后。

阿Y同学跟X同学一屋,两个人亲密无间,平时经常开…玩笑。Y同学厨艺一流,各种菜式信手拈来。他直接把拉杰做的鸡蛋羹提升了N个层次,直接天花板了。

L同学是华国阿科大的高材生,他在这里的导师是阿贝尔奖获得者,这直接震惊了拉杰,拉杰怀着无比崇拜的心情去蹭了好几次他导师的课。听不大懂,就为了一睹风采吧。

W同学是在L同学屋里打地铺的,长相平平,人也平和。

他们除了Y同学以外,在国内都有女朋友。天天回来就是网络电话腻歪。尤其是L同学,墨叽个没完,明天晚上都要弄得W同学在客厅里面待着,让出地方。

很快地时间来到了新一轮租期,物业要求每个房客重新登记租房。拉杰是顶着上个房东的名字租的房子,新租期需要重新再来。

怎么办呢?

这都好说,最难办的是物业说不能保证拉杰会还住在现在的房子里,可能会换成其他的房子,因为拉杰现在住的房子已经有新租客预定了。而拉杰的室友都是实名租的房子,可以一直续租原来的房子。

这可难办了。拉杰和孩子跟这几个室友相处得那么好,都不舍得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