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好像帮不到四叔了。(1 / 2)

“洛梅姐姐注意着就是了,不然子墨叔叔不敢出门了怎么办?我可得叫秋梨盯着你一些。”

看小姐也这么说,洛梅一下就笑了,才点头说:“知道了。”然后也不等子墨,直接就跑了。

怀孕这事本来想先瞒着的,没想却没瞒住,搞不好一下院里的人都知道完了。

“明明叫你慢着点,怎么还跑?”

果然要做父亲的人就是不同,楚楚都觉得子墨叔叔也开始有点婆婆妈妈的,喜欢管媳妇了。

这才是和睦夫妻该有的模样,看着他俩,楚楚忍不住想到了喜欢对爷爷絮絮叨叨的奶奶,还有喜欢对爹爹管七管八的两个娘亲。

再想想出门前几个哥哥对她的嘱托,还有每次珏哥哥对她说的话,果然真正关心一个人,一贯沉默寡言的人有时也会变得话多起来。

身边的人也都能幸福,楚楚觉得挺好的,想想身边的安兰三个丫鬟年纪也不小了,看来得叫四婶和京城的家人帮着留意一下,自己才几岁就跟着的,能都嫁在身边是最好。

最后跟着颜永宁出去的只是一辆马车,子墨叔叔骑马,另外一个护卫赶车,其他人也只是一人一个小包裹,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反正四叔说了,一路上吃食住宿什么的都不用他们准备,一路住在县衙,都是有简便的官饭可吃的。

入乡随俗,江南最难吃的饭也不会难吃到哪去,北地那么艰险、条件那么恶劣都熬过来了,楚楚也没打算再开小灶,更不想为难四叔,一个最大的父母官都能吃的东西,他们有什么理由嫌弃呢?

再说口袋里有银子,他们还打算把江南各地大街小巷里的小吃都尝遍呢!特别是小巷口那种几文钱的小吃最容易挑起他们的味蕾,这次可没打算放过,不然以后回了京城肯定得后悔。

不过四叔也说了,这次可是去忙着春耕的事情,有时候未必可以随时跟着他们,让他们担待着点,该自己解决的时候得自己解决,有时候吃住在百姓家里也是可能的。

这样一来他们就更方便自由了,楚楚自己也觉得,没必要整个行程都跟着四叔,香洲郡的各个县地域虽然都有点差异,但是多田多水是这里的特质,不是说非要多看才能想得出点子的,主要还是自己那七窍中的一窍通了没有,会不会灵光乍现!

江南去年走了那么多,其实心中已经有了固有的模式,至于能不能改变点江南耕种的模式,她是有过苦思冥想的,只是暂时真的想不出什么来。

江南的主要作物是水稻,楚楚想把空间最好的种子拿出来,那是增加产量最好最简便的方法。

但是这个点子已经被珏哥哥和颜永宁一票否决了,还是像爷爷当初跟她说的“不合理,不合常规”的理由,所以绝对不能用。

所以除了选人,这一次她得寻求些合理、常规,又适合江南的耕作模式,想更好地造福江南的百姓。

香洲郡除了郡府和苇州县、藤县,其余五个县楚楚上次来都没走过。

按四叔的说法,另外四县,除了和藤县比邻的马山县,也是和藤县一般小半丘陵大半平地、洼地外,其他的都跟苇州县和郡府差不多,都是平原、洼地且多水源,最是适合种稻谷,除了稻谷、种桑养蚕、挖塘种藕、养鱼也是主要产业。

因为有青州郡制作薯粉的经验,从去年冬刚刚任职香洲郡开始,颜永宁就参照那种做法,研制生产成功藕粉和莲子粉,现在已经开始筹建藕粉加工作坊,只待今年秋的新藕一出,就可以收购加工,连销售渠道都绑上青州郡的一起,应该不愁售卖。

这样解决了香洲郡百姓的后顾之忧,收入肯定也会比历年提升,但无论颜永宁还是楚楚都不想满足于此,还是觉得太慢了一些,而且不能让全部的百姓都受益。

几个县走一圈下来也要十天以上,直到回到最后一个苇州县,除了安兰几个已经选定超过两百人,也已经先差人送了回去,却没有其他收获。

各个县的孤寡老幼,都是集中登记、集中安置的。

进到每个孤寡院,楚楚都不禁感叹四叔和当地官员的尽心尽力,她原本还不想进去,只想让子墨叔叔和安兰姐姐几个去选定就算了,她怕看到这些穷苦人,会像当初第一次看到染病的病患那般的惨状,会忍不住落泪,更怕不忍心而把不需要的人都领了回去。

没想到后来进了一座院子,看到那些负责的人调查造册非常清楚,从性别、年龄、姓名,到出自哪个村屯哪一户甚至原本家人的名字状况,现在去到了哪家从事什么工作,人口都调查登记签字完善,来龙去脉都非常清楚。

而且每个人又另外有用一页纸张专门记录个人特长,计划安置到哪里,即使有的已经被人收养或者自愿卖身,所去之处都一清二楚,而且都有签字画押,甚至有的还附有所去主家的承诺书。

安兰几个丫鬟,身为下人都感觉到这一做法是官府对百姓的负责和尊重,更是对官府产生了很大的信任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