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大意了(1 / 2)

崔大姐打完饭急急忙忙回家,丈夫却不在家。

“这个老郭,能到哪里去了?”崔大姐嘀咕,又问孩子,“你爸呢?”

“跟王叔叔出去了。”大娃回道,瑟瑟缩缩的好冷。

“你爸也是的,吃饭了咋还往外跑?工作的事儿明天说不行吗?”崔大姐冷的哆嗦。

见两个孩子冷的慌,崔大姐忙盛了两碗烩面让孩子趁热吃,暖和暖和。

过了一阵子眼见烩面都要冷了,崔大姐把灶火生起来,把烩面放锅里温着。

“来灶台上吃,这里暖和!”崔大姐喊俩孩子过来,娘仨在灶台边烤火。

门外传来哒哒哒的脚步声,郭营长回来,抱着几套绒衣。

“快,快穿上!”郭营长放下绒衣。

“你真去找孟科长要的?”崔大姐很吃惊,自己还没说呢,丈夫咋想到了?

“嗯,不找孟科长还能找谁?总不能把你们娘仨冻死吧!”郭营长兹着大白牙笑。

在营地就看到娘仨冻得不行,可是没有多余的,只能忍着回来。

孩子们放下筷子,脱下军大衣,套上绒衣,再穿上军大衣的时候,感觉好多了,至少身体不打冷颤,尽管绒衣很长很大。

“你也快换上啊!”郭营长催促妻子。

“俺就说你饭都不吃去哪儿了,原来是去领绒衣了,打饭的时候钱老师还跟俺说让你找孟科长弄几件绒衣。”

崔大姐碎碎念着,也套上绒衣,瞬间觉得人好受多了。

“这几天一直见你们娘仨没穿的,这不想着回来找孟科长磨,好歹给弄几件穿的御寒,嘿嘿。”

见妻儿总算暖和了,郭营长憨憨笑着。

“还笑,你来信也不说这里有多冷,买不到东西,俺带着孩子啥都没带就来了!”崔大姐说着鼻子一酸,委屈上了。

这老郭欺负人!

“好啦,好啦,是我的错!我的错!”郭营长知道理亏,赶紧低声认错。

“哼!”崔大姐嗔了丈夫一眼,盛了一碗面给丈夫,“快吃,面都坨了。”

郭营长接过碗,大口大口吃着,“这烩面多少年没吃过了,真香!”

崔大姐没说话,默默把自己碗里的烩面又分一些给丈夫。

“不行,一会儿再去领两床被子。”郭营长抬眼瞅了瞅屋里的两床薄被。

几口巴拉完烩面,郭营长嘴巴一抹,又出门去了。

两个孩子穿着宽松的绒衣,袖子挽了两圈。

“等会儿上床捂着,妈给你们改一改。”崔大姐看着孩子道。

这一夜,崔大姐、小苏都在挑灯熬夜,给孩子改绒衣。

“钱老师早!”早上三个孩子来钱多多家。

“同学们早!”钱多多给小丫头背上小书包然后出门。

三个孩子边走边跺脚,钱多多低头一看,孩子穿的鞋子还是夏天的布鞋,薄薄的鞋底哪里扛得住这寒冷的天?

钱多多叹口气,衣服裤子可以改,鞋子咋改?

转身回去,几个孩子不明所以,跟着钱多多往回走。

钱多多拿出两卷棉花,还有两块布,来到崔大姐和小苏家。

“啥事儿,钱老师?”崔大姐正要出门,隔壁小苏也哈着手、跺着脚出来。

钱多多一看,崔大姐的脚上还是那双布鞋。

“穿这布鞋不冷吗?”钱多多问。

“还成!呵呵!”崔大姐笑笑,嘴唇有些发乌。

“拿去,做棉鞋、棉裤够吧!”钱多多把东西塞给崔大姐。

“这是你的!”钱多多把另一份塞给小苏。

“咋还有我的?”小苏很意外。

“单鞋能过冬吗?你们来的时候棉袄啥的都没带,这里可比内地冷多了。

你看看,孩子走路都不停地跺脚,这几天应该长冻疮了吧?”

崔大姐和小苏没说话,可不,孩子脚上长了好几个冻疮,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停地挠脚。

“行了,今天就别出去了,先把棉鞋赶出来吧!有缝棉鞋的大针和锥子吗?”

“没有,一会儿俺们去服务社买,要是没有就找张姐她们借。”崔大姐和小苏忙道。

“那行,我带孩子们去上课。”钱多多点点头。

崔大姐和小苏:“谢谢钱老师!一会儿俺们把布票和钱给你!”

“随时都行,先把棉鞋做出来吧。”

昨晚给孩子改衣服的时候就想到没有鞋子穿,可是一时没有棉花和布,拿啥做?

愁啊!知道钱多多那里有,不好意思开口,麻烦人家那么多,哪能事事都找上人家?

没想到人家主动送过来,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来到教室,习惯了满教室都是人,这会儿只剩下四个孩子,突然觉得空荡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