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献了青春献子孙(1 / 2)

罗盛勇回到营地,把带来的秧苗种下,又把豌豆、番茄、茄子等种子各撒了一些。

薄膜不多,把营区所有角落翻遍了,才勉强搭起大棚。

之前带回来种的豌豆尖已经吃过两三茬儿,产量不大。

这次垦地特意选的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的位置。

“老罗,这就是你媳妇做的那个沙琪玛?”教导员老张看着搭档把炊事班指挥的忙得团团转。

老罗回来后,给了他一块沙琪玛。

尝了,香香软软甜腻腻的,好吃是好吃,不过老张觉得可能女人孩子更喜欢。

老罗问他好吃不,说要教老郑做一些。

给雪山上的战士们带去,以后还要给巡逻的战士们都配备上,作为路上的补给之一。

豌豆尖、空心菜带不上去,沙琪玛总能带上去。

雪山上的战士们太苦了,吃块沙琪玛甜甜心。

老张觉得搭档有些娘们唧唧的,糙老爷们吃点儿苦算啥?但还是被说动,一起到厨房折腾老郑。

谁不想战士们吃好点儿?虽然甜腻腻的,相比冰冻的冷馒头,老张宁愿甜腻腻的。

那冰冻馒头的滋味真的是透心凉,还费牙,好多人的牙都怕沾热水,一喝热水就感觉牙齿软的不行。

“嗯,在家里我媳妇就是这么做的。”罗盛勇点头道。

老郑带着炊事班一帮小战士干得热火朝天。

“老罗,放这么多糖?”老郑撸起袖子掌勺,倒了两斤白糖下锅。

“嗯,你放就是,火小一些,小心别熬糊了。”罗盛勇盯着锅里的糖道。

掌火的小战士赶紧撤掉一根柴火,老郑快速搅动白糖,掺了少许油的白糖慢慢融化,最后全部融化成透明状。

“好了,火全部撤掉,快把这些倒进去!”罗盛勇喊道。

小战士将炸好的小面条段往锅里倒,老郑不停翻动锅里。

“好啦!”一通忙碌,装入托盘擀平,撒上黑芝麻粒儿,冷却成型,老郑用刀切成块。

“营长,这叫啥?”小战士早就馋了,嗅着空气中的香甜味道。

“沙琪玛,忙了这么久,来 ,尝一块儿吧。”罗盛勇取出两三块儿递给小战士们。

小战士们一人分得小半块,

“营长,真好吃!”小战士们第一次吃到,觉得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

“这就叫好吃啊?我媳妇说了里面还可以添加葡萄干、蜜枣。”罗盛勇笑笑。

“真的?那,什么时候咱们能吃上?”给小战士馋的。

“难,葡萄干、蜜枣可不好弄,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罗盛勇摇头。

内地很少见到葡萄干、蜜枣,更别说他们这个苦寒偏远之地。

老郑拈了一小块渣子尝,“老罗,你媳妇咋想的?能做出这玩意,这肯定比馒头好吃,那帮小崽子不得乐坏了,你就惯着吧。”

“自己的兵蛋子,一腔热血到这不毛之地,作为他们的领导,哪能不想办法让他们吃好点儿?”

“老罗啊,你是娶了个好媳妇!”教导员老张感慨一句。

自己妻子是城里姑娘,好几次写信让她随军,妻子就是不肯。

其实也不能怨妻子,看看随军来的军嫂和孩子们现状就知道了。

不单是大人吃苦,连带着孩子的教育都是个大问题。

自己可以无怨无悔奉献青春和热血,可是把孩子也陷在这里,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对下一代公平吗?

有句话叫献了青春献子孙。

献了青春献子孙没问题,至少让孩子接受应有的教育啊?可不能是文盲啊!得是有用的人才啊!

“嘿嘿,我媳妇不但会种菜,会做好吃的,还会教书!”说起老婆,罗盛勇不自觉嘚瑟起来。

“嚯,老伙计,你媳妇会教书?不是乡下的吗?她教谁?”老张好奇。

“团部的那帮孩子呀,在学校里搞不懂的都来问我媳妇,我媳妇天天给他们答疑,团部决定聘请我媳妇当老师,孩子们都不用去临芝上学了。”

罗盛勇还不知道他媳妇已经说动师长在师部办学校的事儿。

“那你媳妇教得过来?我记得那帮小屁孩从小学到初中的都有。”老张可不好忽悠。

“是啊,现在还在想办法呢,她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罗盛勇自然知道,说笑间不忘吩咐老郑,“老郑把这些收好,分成十四份。”

十三份给雪山岗哨上的战士们,蔬菜吃不上,先带点儿沙琪玛上去。

剩余的一份则是他们巡视的人员路上吃,依然吃冷馒头,沙琪玛是以防不时之需的备用。

“营长,我们尝一块沙琪玛吧!”去雪山巡视的路上,小战士们啃着冰馒头央求道。

每人身上都背着一份,是给岗哨的兄弟们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