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要账…(1 / 1)

皇帝说阿哥们都拿不出手,太后本想说两句好话,只是憋了半天,也只能讲一句:“三阿哥有赤忱之心。”

朱维桢甩了甩手里的碧玉珠串,沉声道:“可惜不大聪明,书读不好不说,旁人糊弄他,他都当别人真心待他。”

太后辩驳了一句,“三阿哥是皇帝长子,谁敢糊弄他?”

朱维桢冷笑,“外头那些臣子,连朕都敢糊弄,皇长子身份又不是免死金牌,旁人为何不敢糊弄他?”

前朝之事,太后一般不会轻易插嘴,她只当皇帝气三阿哥不成器,好声劝道:“你是他的皇阿玛,他有不好的地方,你好好教就是了。”

朱维桢随口应了一句,“儿子知晓了。”

话说到这份上,再说下去就没意思了。

朱维桢起身告退,“皇额娘先歇着吧,朕回养心殿处理公事去了。”

这个世界与朱维桢的世界有许多相同,也有许多不同。

对于这些,朱维桢还是很感兴趣的。

春日来的快,御花园一片绿意盎然。

朱维桢遇到了和原主一样的问题,国库内库没钱。

朱维桢长叹了一口气,天暖和了,是该抄一批家,降降温了。

西北的战事不能带来银钱,可为了震慑其他不安定的地方,必须平叛到底!

这笔花销省不了,其他地方就得补上!

朱维桢查验了户部,数了大臣们打的欠条,又看了夺嫡时与皇帝争锋的刺头,还有依附他们的人家。

从里面找了几家合适的,指派大臣前去要账!

其中就有恒亲王和敦亲王的母家,郭络罗氏和钮钴禄氏家族。

朱维桢也不是要刻意为难他们。

不过是估摸着恒亲王的性子,想让他们先来求情。

有人先服软,其他话才好说。

朱维桢摸着手上的扳指,召了一个原主培养的暗卫进来。

原主的暗卫统领,被后宫一个小太监轻易解决掉了,这让朱维桢很怀疑他们的能力。

不过朱维桢想着他们到底是辅佐原主夺嫡成功的,现在应该没有那么弱。

随着朱维桢的吩咐,暗卫退了下去。

不过三日,恒亲王便进宫了。

朱维桢不耐烦听他替母家哭穷,只拿着欠条,让他们现在至少要掏三万两白银出来。

比起稍微懂点事的恒亲王,钮钴禄氏就有些指望不上了。

讨银子的大臣,一天三顿踩点去讨银,他们当自己是滚刀肉,假装不懂皇帝的意思。

钮钴禄氏到底是孝昭仁皇后娘家,他们有心拖延,朱维桢也不能轻易抄他们的家。

朱维桢手腕上换了菩提子刻莲花心经佛珠,等来了允禩自尽的消息。

养心殿里,朱维桢下了圣旨,命与允禩一起圈禁在宗人府的允禟不许学允禩自尽,斥责允禩自尽的行为陷兄长于不义。

然后又命庄亲王和果郡王,一起看管敦亲王,避免他有过激行为。

在这之前,敦亲王府的福晋,带着他们家的格格和世子,都被苏培盛和芳若亲自领人接进了宫里,被安排住在慈宁宫侧殿里。

允禩一死,恒亲王怕允禟复他后路,天天上折子问安。

只是原主登基不到两年,朱维桢怕宫里没有清理干净,轻易不出养心殿。

等监视敦亲王和允禟、宜太妃的暗卫回来复命,朱维桢才放心再下圣旨,以贝勒例安葬允禩。

朱维桢一开始便想让允禩去死,以政治斗争失败为由干脆利落的去死。

不管他是不是真的受不了失败者的境遇,选择自杀。

史书都会这样记录。

时光最残忍之处在于遗忘,只要朱维桢不再为他添任何评价,他也不过是一个死在雍正二年的宗室而已。

毕竟,这个皇帝的政敌太多了。

一个被先皇定义为母家卑贱、不配太子之位的失败者,朱维桢实在没有必要多责骂他几句,让他在皇帝本纪里多上几笔。

风平浪静只是表面看起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