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桢看了《甄嬛传》(1 / 1)

大周兴元四十三年,年近七十的老皇帝朱维桢,偶然看了一个大不敬的折子戏。

他本就有死而复生的奇遇在,发现这个折子戏只有自己能看见也不惊奇。

上天让他观摩此戏,想必自有其道理。

只是折子戏里面的异族皇帝愚蠢愚孝,无能好色,像是从没受过皇帝教育,也不似与兄弟经过争斗脱颖而出。

让朱维桢这个老皇帝很是生气!

看着那个皇帝一把年纪了,处理个臣子竟还不如自己年轻的时候。

前朝那么多大臣,想往上爬的人那么多,一家兴隆,便挡了其余上进人家的路。

皇帝遇到想除去的权臣,还用的着亲自动手?拉拔几个想上进有手段的人家,朝廷里的政治斗争都能折了他去!

又不是到了王朝末期,皇权尽失的时候。那宠妃家里,只有边境兵权,又不是把近卫军和京营拿到手里了。

想要换了他,只管把他留在京里,然后送一批宗室里和其他勋贵武将家的子弟,多送一些,总有几个出挑可用的。

出挑的人多了,宗室和勋贵自有人为了自己的孩子,还有兵营的实权去和他争和他斗!

这折子戏里的皇帝,在京城之地,处置一个不掌京营的朝臣竟然还要靠后妃关系!也不怕按下了那个,起了这个!

朱维桢嗤笑一声,当真的小民爱臆想,觉得皇帝得用金扁担!

一个深受嫔妃娘家越矩之苦的皇帝,会抬举起另一个后妃之家?

一个皇权在握的皇帝,连自己真正的亲信都养不出来,任由朝臣插手自己的后宫之事。

还让朝臣搬空了太医院,这要放到太祖太宗皇帝身上,也不用给他夫人治了,直接赐死。

免的这祸家之源,再让他们犯这大不敬的罪!

还有太后皇后一家掌管的后宫,嫔妃接连小产,无子嗣出生,竟然还由着他们折腾。

比他这个父皇保送的皇帝还不如!

至少,他前世子嗣十年只有三个皇子时,即使没有证据,还是以皇后治宫不谨,直接让淑妃和昭妃架空了皇后的宫权。

又以太医医术不精,宫人伺候不力,不能保住皇嗣为由,杀了一批,换了一批太医和宫人,来保自己的皇嗣平安降生。

后宫子嗣是皇家大事,敢叫皇帝断嗣,杀绝了他们又如何?且看看小命不保之时,她们敢不敢再听旁人差遣,使手段残害皇嗣?

都有那么多嫔妃小产了,皇子也没有出挑的,不赶紧整顿后宫,生几个有用的,不怕因为自己儿子没用,全给别人做了嫁衣?

朱维桢看到折子戏里的皇帝,竟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被皇弟和太医戴了绿帽子,最后还被毒死了。

简直都被气笑了。

皇朝末帝都不敢这么演!

太医问诊需要两位不同属的太监陪同备案,药房取药需要至少三位太医备案。

皇朝传了几位皇帝了,太医院的规矩还没有,难怪在自己的皇宫之中,还被毒死。

太医院没有规矩,他不被毒死,以后也有别的皇帝被毒死!

朱维桢紧皱着眉头,心中满是不屑,皇朝以儒家治国,又有太后太妃奉佛理。

这皇帝还在太妃礼佛之地行苟且之事,那样坏皇帝名声的嫔妃,即使得子也不应该留。

又不是到了断子绝孙的时候,有什么比皇帝的声誉、皇朝以孝以礼治国的根本还重要?

当真是色迷心窍,昏了头了。

还有那侍卫,内宫有武功太监,他们与侍卫一同执守。侍卫换班之时,不是圣旨特许,不许单独行走,进入内宫。

皇宫乃天子居所,身为皇帝,连自己所居都治理不好,还想治国?

看到御前首领太监背着皇帝和其他宫嫔的宫人交往之时,朱维桢养气养神这么些年,也忍不住黑了脸。

要不是不能叫停这个折子戏,他都要忍不住开口训斥了!

窥探帝踪,都能废太子的罪名,还叫两个奴才留了命?留他们全尸都是皇帝看在旧日情分上的恩德。

等朱维桢忍着不适,终于看完了这个让人扫了兴致的折子戏,怎么也睡不好。

他心里惦记着,写这种异族人做汉家皇帝话本子之人的九族性命。

辗转反侧了半夜,待天色大亮。

正要起来,让金宝去查,皇宫里的太医侍卫?有没有人像那戏里那样放恣,准备赏他个体面,恩许他留个全尸。

谁知道一睁开眼,乾清宫却换了一副模样。

朱维桢心里诧异,只是他是有上天庇佑的奇遇天子,自然端的住一副镇定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