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刘彻见太一!(1 / 2)

平阳城。

没人知道如今天下权位最重,地位最高的男人,身边只带着一位随身侍卫李陵,就这样自由浪荡在平阳城里。

“陛下,这城中全都是武林江湖人士,人多眼杂,实在不宜在外面久留,我们还是尽快去公主府上吧。”

李陵跟在刘彻的背后,时而环顾四周,一双眼睛如鹰隼般锐利,警惕的盯着任何一个靠近刘彻身边三丈的人。

“紧张什么?你怎么这么没出息,枉你还是李广的孙子!”

刘彻一派笑意,虽是年仅十六七岁,却是眼眸开合之间,有着一股冲天般的锋铓锐气。

根本看不出像是一个皇帝,反而更像是一位年轻的将军一般。

“再说了,本就是因听说长姐这里举办什么武林大会,朕……本公子才来这里看看热闹的。”

刘彻负手在后,看着平阳城内的这诸家九流人士,很是感兴趣。

李陵不敢再多说话,毕竟他只是一个侍卫,而身边的这位可是大汉皇帝,只是将腰间的刀弓紧了又紧,心道:

“希望不会有什么事情吧。”

却就在李陵心中祈祷的时候。

却见到远处那里有一个奇怪的卦摊,卦摊上面摆着一个白布,上面写着“一日三算,一字测命,逢凶化吉”一共十二个字。

就在这个时候。

刘彻二人看到一位白衣少年,似乎是穿着孝服,犹豫再四之后,走向了那卦摊。

刘彻起了兴趣,便在一旁观看。

只见那卦摊主人,是一个看上去二十七八岁的男人,有一股儒雅之气,像是一个文士。

但见那白衣少年走向卦摊主人,对摊主称道:“我想测一个字,不知先生可否能为我解惑。”

说罢。

白衣少年便对着那男人递出了一个竹片,上面写着一个字。

“骞。”

算卦男人见到这个字,微笑一声后:

“这个字,想必是公子的名字吧。”

少年闻言一惊:“先生真神算,不错,我就叫张骞。”

算卦男人见状收起了竹片,点了点头,问道:“张骞公子,欲问何事?”

张骞没想到这人竟然能看出来骞字是自己的名字,便全盘托出:“实不相瞒,张骞乃是汉中郡人,我父亲世代为国镇守西疆,不日前,在回乡途中,驾鹤西去……”

他面露悲痛,道:“我来此,只是心中犹豫不决,不知是否该将父亲尸身,葬在老家,还是关中。”

算卦男人见状,看着手中的骞字,道:“骞字,中间三横两竖,是一口井,下面则是个八字,这是分道扬镳的意思,又下面则是一个马,回到你的问题上,你的父亲遗骨,最好是向西安葬?”

“西?”张骞微微一喜,道:“实不相瞒,张骞在西山,正好有一片地。”

却见算卦男人摇头道:“不够西。”

“再往西?”张骞领悟道:“是长安?”

算卦男人再摇头道:“长安是九州天下之中央,怎么是西呢?”

“是西疆?”张骞明悟,道:“先生的意思是,让我将父亲的遗骨,安置在他生前戎马的西疆?这的确有可能是父亲的遗愿?他在那里为国征战半生。”

“当是九州之外的西方才更好,否则,你将有在以后人生之中,有一大劫。”算卦男人说道。

“九州之外?”张骞沉心思索之后,忽然失声道:“西域?那已经不是大汉领土了,如何会是安置在那里更好?”

却见算卦男人眼神深深地看向了张骞,道:“人生在世,父母是最能为孩子挡灾的人,你的未来有一场大劫,极其困难,虽不至伤及性命,却要磨你心智,忍受风霜和寂寞,让你生不如死,但若是将你父亲提前葬在西域,则可免你此劫。”

“这……怎能如此!”张骞变色大声道:“从来只有儿女为父母祈福,想方设法替父母挡灾的道理,我怎能用父亲尸骨,去为我挡灾。”

尤其还是在这大汉朝,以孝治天下的国家。

算卦男人说道:“不愿意的话,就葬回老家吧,只希望以后到了那天,你想起今日,不会会后悔……”

“既然先生你说不会有性命之忧,只是些磨砺罢了,这有什么可后悔的!”

张骞震声道: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人生本就不好过,过了,柳暗亦会明。”

“说得好。”

忽然,从旁边不远处传来了一道青年人有力的嗓音:

“大丈夫生居于世间,岂可无志,你叫张骞是吧,我来给你算个命,就凭你今天这句话,只要你能坚韧不拔,我保你以后飞黄腾达。”

张骞好奇看过去。

只见刘彻和李陵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