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朱标的表扬信(1 / 2)

廖天成苦涩的道:“臣……遵命。”

这一趟出征的目标是察合台汗国,所谓的察合台汗国其实就是一个游牧汗国,他们的国度不大,可却是草原上最富庶的汗国,各地都有牛羊和粮食产出。

大明在这一块土地上没有任何影响力,所以朱元璋的目的是要占据那块土地,让农业从而改变大明的财政困境。

所以当年朱元璋就定下计划,让大明的军队去征伐那些游牧部族,并夺取那里的牛羊和粮食。

这些计划只是个大概,具体的执行步骤是派遣使节到察合台汗国,然后和那边商谈交易。

这种商贸模式在汉唐时期就有了雏形,只是规模小了许多,可依旧引发了巨大争议,直至明朝时代才终于有了完善的交换体系。

如今的大明已经能够做到了,而察合台汗国也正在被这个庞然大物逐渐吞噬,消化。

“去吧。”

朱棣摆摆手,廖天成拱手退出了营帐,心中微痛。

“这是要放弃哈密卫啊!”

他不甘心的喃喃自语着,旋即却又释怀了。

这个帝国太强大了,强大到大明只要愿意,顷刻间就能灭亡任何一个小国,哪怕是察合台这等强大的汗国。

所以他不能奢求更多,毕竟如今的大明不仅外地环伺,内部还有众多矛盾等着解决。

比如……胡惟庸!

“大人,这是太子殿下给您的信函。”

廖天成接过了密函,仔细读完之后,突然叹道:“看来太子殿下虽然稳坐朝堂之上,但对这战场之上的事情却也知其微末呀。”

他把信件递给身边的幕僚,幕僚看了看,不禁笑了。

他笑道:“大人,太子殿下这是在夸赞您呢。”

“夸赞吗?”

廖天成苦笑一声:“夸赞的太早了吧,不管是谁,此刻都是心惊胆寒的。”

“可太子殿下却稳坐钓鱼台,这是对大明的信心啊!”

“对。”

廖天成点头,随后看向远方,心中暗叹道:“朱标不愧是朱元璋最器重的大儿子,如果不是他的身体实在太过羸弱的话,大明真的会在他的领导下走向顶峰!”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廖天成提笔写了回信。

“臣谨遵太子殿下教诲,臣此刻心神安宁,唯盼太子殿下身体安康,待臣返京时再奏报军情。”

信发了出去,廖天成站起身来活动着脖颈。

……

应天,丞相府。

胡惟庸独自坐在书房里,面色凝重。

“老爷,外面有消息传来。”

陈寿捧着一摞纸进来,神色激动的说道:“燕王殿下在哈密卫大捷!”

“哦。”

胡惟庸只是哦了一声,继续看着书。

陈寿谄媚的道:“大胜!”

“知晓。”

“老爷,您知道吗?此次咱们的运气不错,那些贼寇没想到大军会来的那般快,所以措手不及,最后被打跑了,这样……”

陈寿越说就越是兴奋:“这次我们赚到了!”

这些天他每日听到的消息基本上都是大胜,而且还是大捷,所以就有些麻木了。

“老爷,太子殿下的诏令已经来了。”

胡惟庸抬头问道:“说什么了?”

陈寿激动的道:“太子殿下说……”

“说什么?”

胡惟庸的嘴唇微微颤抖。

陈寿低声道:“殿下说……要大军出征哈密,以图建功立业,让大明永镇西域。”

啪!

胡惟庸猛地扔掉了毛笔!

陈寿被吓了一跳,不知道胡惟庸为什么听到前线的捷报之后如此愤怒,但作为奴才的他只能将头埋低,生怕迁怒于自己。

良久,胡惟庸喘息着,用沙哑的声音说道:“这便是太子的手腕啊!老夫算是服了他,真的服了。”

陈寿松了一口气:“太子殿下英明神武,陛下也欣喜若狂,老爷,这可是大喜事。”

胡惟庸冷哼道:“喜事儿?对朱元璋来说是喜事儿,但对老夫来讲这可算不上是好事儿,如果朱标和朱棣两人和睦相处,那老夫……”

话说一半,陈寿已经被吓得满头大汗了,天知道自己听到了什么?

丞相大人这话里的意思是,他不希望皇家安稳?

难道……他有谋逆之意?

“你别害怕。”

见陈寿脸上的肌肉在抽搐着,胡惟庸就淡淡的道:“朱家兄弟都是好孩子,可却有些蠢笨,若非如此……老夫怎会如此辛苦?哎!可他们却都是老夫的晚辈,所以老夫不忍啊!”

陈寿闻言赶紧跪倒在地,哽咽道:“老爷高风亮节,奴婢佩服之极。”

胡惟庸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