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未来帝婿了不得(1 / 2)

发了一百万贯的宝钞,很开就还了回来,朱元璋再也不担心宝钞不值钱了。

仔细想想,这相当于自己一毛没,却安置了几万户的灾民,而且,还得了十万贯的税收,自己和朱标,以及宁国公主各自又得了一笔收入!

最妙的是,那些钱的人们还得了美酒,这钱的没有一点怨言!

“妙啊!天底下还能再找出

朱元璋是越想越高兴,越想对廖天成越喜欢。

看看廖天成献上的一万两银子,朱元璋就想和马大脚分享一下。

“来人!把这一万两银子抬上,送到皇后那里!”

虽说马大脚这些年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但大明朝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北方一直在打仗,内部还要不断地赈灾,还要拿出海量的财富奖赏功臣。

以大明朝立国不到十年的功夫,要负担这么多的支出,实在是捉襟见肘。

这导致马大脚平日里的日子十分节俭,朱元璋赏赐的不多,而她更是几乎舍不得乱,都在给朱元璋攒着,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今天突然见抬进来这么多钱,马大脚都惊呆了!

“重八哥,你这是不过了?才刚给廖天成印了一百万贯,就来这里挥霍,你是打算一直印钱,拿宝钞换银子?早有人说了,这样是行不通的,宝钞印太多,是会出大问题的!”

但朱元璋却乐呵呵的:“妹砸,你别急。这钱,是廖天成那小子送来的。”

“那有什么区别?你印的是纸,拿回来的真金白银,长此以往,天下人手里都是纸,这宝钞会不值钱,也不会有人再用的。”

“不不,咱印的那一百万贯,他刚刚已经全部还了。这些,是他另外给咱的好处。”

马大脚听的一呆:“都还了?那他拿什么赈济灾民?不是说印钱是为了安抚凤阳百姓的?”

“是啊,而且确实已经出去了。只不过这不是他卖酒大赚一笔,连本带利,还有给咱的好处,一并都送来了!”

马大脚惊的嘴都合不拢了!

“卖酒能赚这么多?本息之外,还能给你好处?”

朱元璋大笑:“要不说这小子是个奇才呢?除了本息,他还足数上缴了税费,还给那酿酒的工匠又一人发了一百贯!这酒卖的,相当于咱一文钱没,却得了十万两的税收,得了一万两的好处费,最重要的是,那几万灾民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还有这种事!”

马大脚听的如痴如坠,感觉像是在听天书,在听神话故事!

忽然,马大脚又想到了什么,面色一肃。

“重八哥,你知不知道历朝历代或轻或重打压商人是因为什么?”

“因为什么?”

“因为商人不事生产,只是卖个差价,就能赚的盆满钵满!他们越是赚的多,那百姓的钱就越少!等百姓们穷到活不下去,那就是大乱的开始!”

朱元璋愣了一下,继而又大笑起来:“妹砸,你说的有理,不过就这件事而言,你是多虑了。天成这次酿的酒,都被标儿给拍卖掉了!而拍卖的人,就是李善长、徐辉祖他们这些人!这些人家里富得流油,平时又没什么钱的地方,他们的钱放着也是放着,但朝廷有难,他们却也不肯拿出来帮忙。如今天成就是赚了他们的钱,而救活了凤阳百姓!此举非但对大明没有坏处,倒称得上利国利民!”

马大脚又是一阵惊讶。

她自然也懂这个道理,大臣的钱是大臣的,皇帝再怎么牛逼,也不好向大臣伸手要钱,不然就会惹出公愤。

“重八哥,那些大臣们了这么多钱,怕是个个家底子少了一大截,还有上次买玻璃也销不少!若是他们事后对此不满……”

马大脚又担心起来。

“那又如何?咱那酒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咱为了卖钱,都退给廖天成两大缸!眼下咱手上才一大缸,他们能买到酒,是他们的福气,有什么好抱怨不满的?”

马大脚这才完全放下心来,定了定神后,看着地上的一万两银子笑了。

“看来,重八哥这未来帝婿不光能赚钱,而且赚的十分讲究,以后或许会对大明有更多的帮助!”

朱元璋点点头:“那是自然!别的不说,光是他以盐、酒制衡周边小国的想法,就当真了不得!咱这些天也一直在想这些,盐是必须品,而酒能乱人性!通过这两样,确实可以极大的影响到周边小国!别看天成做的是商人的事,实则真的利国利民!”

马大脚对此倒也没有异议。

白砂、食言,这两样不必说,都是正儿八经的好东西。

酒虽然喝了容易让人上瘾,但自古都有酒,廖天成只不过是改进了酿酒工艺,提升了酒的品质,由此帮助朝廷控制整个酿酒行业,能显著增加朝廷收入。

怎么看,廖天成都和寻常的商人不同。

一般而言,商人不过是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