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改进兵器,私尺私秤(1 / 2)

众人只见那俩军卒“锵锒”一声拔出刀来,又听“铛”的一声,二人奋力挥刀对砍一记。

二人砍完,将刀拿给刘表与众人细看。

祢衡刚才正胡思乱想,此时见众人观刀,心中好奇,也站起身来,伸长了脖子看那两柄环首刀。

只见一刀光亮如新,而另一把同样光亮的刀的刀刃之上被砍出了一个明显的缺口。

展示完毕,那名议事的黑脸文官说道:“请各位再看!”

说完,他一挥手,那两名军卒又挥刀对砍起来。“铛铛铛铛……”,二人连砍数刀之后,竟有一刀应声而断,半截刀身“咣铛”一声掉到地上。

众人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黑脸文吏从军卒手中接过那柄好刀,双手端在胸前,缓步绕着长几而行,将那刀的刀刃展示给众人观看。

祢衡好奇心大起,又伸长了脖子,与刘表一起看那柄刀。

见那刀刃之上只留下几个极小的缺口,若不细看,还真发现不了。

很显然,这些细小的缺损并不影响这柄战刀继续杀敌。

黄忠抚须赞道:“好刀,好刀!若在战场之上用此刀杀敌,可无往而不利!”

太史慈、陈到亦纷纷称赞不已。

张绣甚至忍不住从韩暨手中接过此刀细细把玩起来。

刘表笑对韩暨说道:“公至(韩暨字)素来繁忙,成年里也不来襄阳一次。未曾想,来这一次便送给大家伙儿一份大礼。”

韩暨谦虚说道:“大将军谬赞,暨愧不敢当,此皆暨麾下吏员之功也。”

刘表赞道:“公至之德,我今见矣!吏员有功,亦不可不赏,公至不妨细细讲来。”

韩暨说道:“吾铁官吏员不辞劳苦,日夜尝试,用新法(此为改良版的水排鼓风之法,因事关机密,又有外人在场,故韩暨也不明讲)取代了以往贯用的人排、马排之法,打造的兵器数量成倍增加,且更加坚实耐用。此刀仅是其中之一也。”

众人大为震惊。

刘表惊问道:“公至是说,此刀已能大量打造?”

韩暨答道:“回大将军话,不仅是刀,各种兵器均可用此法打造!暨所乘马车之中,便藏有战刀三十把,矛尖五十支,以备大将军查验!”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时,刘琦正坐于刘表对面靠门的位置。

将军府的堂议,他本不必参加,但因祢衡的缘故,刘琦怕他当堂发飙,刘表应付不来,特地随堂旁听,出了问题好及时应对。

今见韩暨竟改进了原有的冶炼技术,打造出如此坚利的兵器,心中也是大为震惊,对韩暨的才能也是大为赞叹。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在原本的历史上,韩暨便是曹魏政权的冶铁主官。

曹操父子南征北战,从未因兵器的数量和质量问题而对战事不利,就是韩暨的功劳!

不仅刘琦心中震惊,以黄忠、蔡瑁为首的那帮武将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他们久经战阵,深知坚兵利器对战局的影响。

故而有的兴奋地边说边比划,有的更是举着那刀细细赏玩……

而另一侧的文官也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半晌之后,堂中渐渐恢复了平静。

刘表说道:“传我军令,从大营调拨精兵两千,将南阳铁官进出道路尽皆封锁,勿使此冶炼之法外泄!”

众将起身,齐声应道:“诺!”

刘表接着说道:“南阳铁官记大功一次!铁官长韩暨授官田五百亩,有功吏员按其功劳大小,分别授田一百亩到二百亩不等!”

韩暨大喜过望,忙对刘表行礼道谢。

众人纷纷向韩暨投去祝贺的目光,他们虽然心生羡慕,但看到他那张因在工坊里日夜操劳而被炭火和铁水熏黑的大脸,却委实生不出嫉妒之心。

刘表又对众人说道:“日后若有人创出此类新法,无论军用、民用,皆以此为例,重重厚赏!”

众人齐道:“大将军英明!”

韩暨之后,都水长严畯又在大几上铺开地图,介绍了都水司在鄱阳郡开工建设的水利工程。并要求截留该郡的部分税赋用于工程开支。

同时,由于都水司常常因为测绘人员严重不足,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他又将主意打到了即将毕业的襄阳书院学子身上。

他强烈要求将本届四百余名毕业学子中至少一半划到都水司。

因为这些学子在工程建设方面的才能比那些饱读圣贤书的才子强得太多了!

刘表身边的文吏将这些事情一一记下。

他刚说完,襄阳书院的薛综就将一大捆木尺拆开“哗啦”一声散落在案几上。

他痛心疾首地说道:“五日之前,我襄阳书院三名弟子在试验小型投石设备时,被垮塌的支架砸伤。其中一名学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