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曹操的小心思(1 / 2)

不止刘宏懵了,其他人也是听得头昏脑涨,心里只剩下三个字徘徊,你儿子,你儿子,你儿子!

就很他么的!

众人心里的诽腹丝毫没有影响邓盛和袁隗的热情,两人仍然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围绕儿子这个话题,进行着激烈的争辩。

刘宏开始变得生无可恋,你们够了,再争论下去,满朝文武,包括朕,一个个都要绝后了。

毕竟谁也没有确凿证据,能证明自己的儿子是自己亲生的。

就,很操蛋。

细思,极恐啊。

“行了,你们两个一把年纪了,也不嫌丢人。”刘宏无奈只得打断邓盛和袁隗的争辩,要不然,天黑了也辩不出个一二三来。

“是,陛下。”邓盛和袁隗咂咂嘴,还有些意犹未尽,互相对视一眼,隐隐有电光闪现。

“其他人还有没有什么想说的,没用的废话就不要说了。”刘宏再次环顾一周,嘴里警告了一句。

袁隗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有听到刘宏的话语一般。

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结果无非就是赞成和反对,全让那俩大佬说完了。

理由都一样,赞成的看长相,反对的要看证据。

于是……

“陛下,臣赞同袁司徒所言。”

“陛下,臣赞同邓太尉所言。”

……

朝堂上的大臣很快分成了三派,一派赞成袁隗,一派赞成邓盛。

还有一派,沉默不语。

就比如吕布,哎呀,别管我们,你们继续,我先看个热闹再说。

而且赞成袁隗的人,居然占多数。

刘宏脸都绿了,让你们别说废话,结果全他么的是废话。

绕来绕去话题又回到了根本的那个问题,如何证明父子之间的关系。

“来来来,你们教教朕,如何证明你们儿子是你们自己的。”刘宏拍案而起,怒吼出声。

一个个尽说些没用的废话,朕要的是干货,不是让你们来扯皮的。

怎么,非要逼朕,关门,放子谦是吧。

“陛下,臣有一策,或许可解决眼下的难题。”宗正刘虞站了出来。

宗正,九卿之一,主掌皇族事务,所有皇帝亲族及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宜,包括玉牒记录和嫡庶排辈,都归宗正管。

现在整个朝堂就刘晋的身份争论不休,主要的原因在于,刘晋的身份一旦定下,那他就是皇室嫡长子,是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这要是身份为真,那自然皆大欢喜。

就刘晋那长相,刘虞也相信应该差不了。

可万一呢,这要是假的,那乐子就大了。

长得像并不一定就是父子,还有爷孙、舅甥,只要有血缘关系,都有可能。

所以一旦出了差错,整个刘氏江山都得拱手让人,到时候刘虞这个宗正首当其冲,死了都无颜面见列祖列宗。

最后刘虞万分无奈,只得硬着头皮站出来出谋划策,至于结果如何,不归他管。

“哦?宗正有何良策,快快道来。”刘宏大喜过望,他正头疼呢,怎么朕连自己的儿子都没法认了。

“陛下,民间经常有父母和孩子失散的,时间久了,百姓就提出一种认亲的办法,称之为‘滴血认亲’法。”刘虞开始讲起自己的见闻。

“滴血认亲法?详细说说。”刘宏眼睛一亮,这个名字一听就有些门道啊。

刘虞点点头,继续讲述:

“我们可以把人世间的所有情感看做水,而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感情则为血,血比水浓,故父母子女之情,世间无与伦比。”

“找一碗清水,两人分别滴血入水中,若真是父子母子关系,两人滴入水中的血,就会冲破水的阻隔,重新融合在一起,反之则无关系,这就是滴血认亲法。”

刘虞说完,又退了回去,法子老夫给了,用不用,陛下你自己决定,后果一律跟老夫无关。

如果刘晋在这里,肯定要吐槽一句,我可去你的吧,你这纯粹就是给血液加上了一层意识形态。

还冲破阻隔重新融合,怎么,成精了啊,这不妥妥的唯心主义吗。

“滴血认亲……血浓于水……哈哈,说的好,说的好啊,如果此法真的有用,朕不吝赏赐。”刘宏哈哈大笑,他觉得此法大有可为,反正他想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诸公以为如何,是否叫来刘晋一试。”刘宏信心满满,这下看你们还怎么说。

“可以一试。”

“臣无意见。”

“附议!”

“附议!”

众臣相继赞同,这种方法,有的人见多识广,自然是听过,那些没听过的,仔细想想觉得很有道理,也没法反驳,只能赞同。

“好,传刘晋入宫,滴血认